猪场疫病目前的现状
目前猪场秋冬季节非瘟呼吸道+腹泻等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10月份之后北方“小非”压力较大,并伴随着蓝耳、伪狂犬、腹泻高发。猪场面临的严峻的疫病挑战:A、非瘟防控;B、秋冬季蓝耳、伪狂犬等病毒病的防控;C、猪流行性腹泻和口蹄疫的防控。
非洲猪瘟的防控要点
非瘟防控要点:生物安全制度的坚持
1、大集团客户条件完善,制度完善,执行监督到位即可。
2、中小规模猪场:尤其家庭农场的优势----管理直达性,使得中小规模猪场更容易防控非瘟。
、非瘟没有特效药和正规疫苗,唯一可做的就是生物安全防线的建设。
4、监控、排查方法:定时定期检测,个别异常猪只的检测,做到早发现+精准剔除;坚持生物安全制度的系统化、流程化,不能有侥幸心理(避免小概率事件)。
5、冬季生物安全措施的升级:气温低对消毒剂效果是个很大的挑战。有条件的猪场可采用烘干消毒措施;注意冬季烘干、放置等措施时间相对夏季要延长1倍左右的时间。
6、中小规模拔牙的要点:正规检测机构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口腔液和淋巴结检测,避免抽血的交叉感染;做好静默猪场管理;方法是关键,但决策和执行力决定拔牙的成功率。
重点疫病的防控措施
1、猪场容易忽视的疾病——回肠炎:饲料厂全面禁抗,导致回肠炎在后备猪群和种猪群尤为突出,导致急性回肠炎的时有发生。
方案1:定期加药(泰妙菌素、泰乐菌素等);
方案2:疫苗免疫。
2、疯狂的扩群---蓝耳进入活跃期
A、猪蓝耳病流行的新特点:NADC0-like毒株的发病率升高,怀孕期母猪发烧、厌食、流产;产房死胎、木乃伊的增多;保育猪多发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
B、蓝耳与非瘟的症状区别:蓝耳一般不会导致母猪死亡;两者通过试验室可鉴别诊断。
C、蓝耳秋冬季波动的防控措施:做好引种后的严格隔离;根据猪群情况进行相关疫苗的补免。后备猪群做法:提前分群、提高蓝耳苗免疫频率、入群前检测、选择安全高效的蓝耳疫苗。
、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秋冬季发病率更高;母猪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头胎母猪比例高的猪场产房发病快,死亡率高,阳性场反复发作,经常场内循环。
措施:首选流行变异毒株疫苗;选择活加灭方案,母猪做好基础免疫;后备采取“活+活+灭”的免疫程序进行驯化;经产母猪群采取“活+灭+灭”跟胎免疫方式进行免疫,做好季节性普免,并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工作。
4、猪伪狂犬病的防控要点:猪伪狂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和产仔旺季多发。往往在分娩高峰的母猪先发病,几乎每窝都发病,发病率高,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重要传染源。病毒主要通过鼻分泌物传播,空气传播是伪狂犬病毒扩散的最主要途径。
防控措施需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做好灭鼠、灭蚊蝇和日常消毒工作,禁止对公猪使用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药物,以防潜伏病毒的激活与排毒。做好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控,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由于毒株的变异,在选择疫苗时应选择流行变异毒株疫苗进行免疫,能够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并可以与野毒进行鉴别。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