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例介绍
患者,女27岁职员,因“乏力、纳差、尿黄3周”于年1月16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饮食减少,小便黄似浓茶水样,伴有厌油、恶心,2周前发现身目黄染,在外就诊,查肝功能:ALTU/L,ASTU/L,TBiL.0umol/L,DB90.6umol/l,ALB38.2g/L,以“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治疗,予护肝(谷胱甘肽、美能、前列地尔等)及对症支持治疗2周,效果不佳,黄疸逐渐加深,入院前2天复查肝功能:TBiL.0umol/l,DBumol/l,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门诊以“急性黄疸型肝炎”收入我科。患者起病以来,无发热、咳嗽,无头痛、呕吐,无腹痛、腹泻,无皮肤瘙痒,精神、食欲差,进食量减少约1/2,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增减。
既往史、流行病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体检:T:36.5°C,P:90次/分,R:18次/分,BP:/75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自主体位,查体合作;皮肤粘膜重度黄染,无出血点、瘀点、瘀斑,肝掌(-),蜘蛛痣(-),未见毛细血管扩张。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重度黄染。咽部无充血,两侧扁桃体不肿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颈回流征(-),莫菲氏征(-),双肾区无叩痛;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扑翼样震颤未引出。
外院辅助检查:13/1肝脏MRI提示:肝、脾未见异常,慢性胆囊炎。年1月15日查肝功能:ALTU/L,ASTU/L,TBiLumol/L,ALB40.2g/L。Torch四项:CMV-IgG(+)。血凝四项:PTA67%。AFP(-)。
入院诊断:1.黄疸查因: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2.慢性胆囊炎
治疗经过:给予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5天后,患者全身出现全身出现红色粟粒样皮疹,予地塞米松治疗,皮疹有所减轻。入院20天后出现全血细胞下降,并出现继发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升白细胞及抗感染等治疗,感染控制,但血象无改善,后转入血液科行骨髓活检提示再障,行骨髓移植治疗。
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常规动态变化下图
肝脏生化学指标:
肾功能、电解质、尿酸、血脂、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肝纤四项:正常。AFP、溶血筛查五项、CEA、铁蛋白、CA正常。吸虫抗体四项:阴性。9/2骨髓象提示:骨髓增生减低,全片未见幼稚细胞,未见巨核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15/2外院骨髓活检提示:造血组织减少,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组织。
病毒学及免疫学指标:嗜肝病毒八项:未见异常。乙肝六项:HBsAb(+)、余阴性。17/1TORCH四项IgM:均阴性;CMV-PCR(尿)阴性。10/2:CMV-IgM阳性(46.9AU/ml),CMV-PCR(尿)2.92E+3拷贝/ml,CMV-PCR(血)阴性。抗核抗体谱、自身免疫性肝病谱:阴性。T淋巴细胞亚群:17/1:CD3+个/ul(79.6%),CD4+个/ul(29.2%),CD8+个/ul(47.7%)。10/2:CD3+个/ul(75.0%),CD4+个/ul(33.9%),CD8+个/ul(32.7%)。
影像学:17/1心电图、胸片提示:未见明显异常。17/1腹部肝胆脾B超提示:肝脏实质回声稍增粗。胆囊炎性改变。脾脏、胰腺未见明显异常。未见腹水。
出院诊断:1.急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性黄疸型肝炎;2.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慢性胆囊炎
二、临床思维过程
患者因乏力、黄疸及饮食减少入院,入院时诊断思路按黄疸的鉴别诊断进行,结合患者肝功能及影像学资料,可以明确为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损伤性黄疸的进一步鉴别,从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两方面进行。
感染性肝脏疾病考虑到的疾病有:(1)嗜肝病毒(HAV、HBV、HCV、HEV)感染;(2)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该病有发热,明显咽峡炎,全身淋巴结肿大,皮疹,而黄疸及消化道症状较轻,出现重肝几率较小,周围血象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与该患者不符。(3)巨细胞病毒感染:常见于小儿、免疫低下者,后天获得性感染多于输血、器官移植及机会性感染。近年来青少年发病亦不少见,此外可有造血系统损伤,淋巴结肿大等表现,与患者的临床表现较符合。(4)其他急性全身性感染所致中毒性肝炎:如败血症、疟疾、钩体病等。
非感染性肝脏疾病考虑有:(1)自身免疫性肝炎;(2)药物性肝炎;(3)酒精性肝炎(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这些通过询问病史和相关检查可以排除。此外,还遗传性疾病如:Crigler-Najjar综合征,Roto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代谢性疾病如:糖原累积综合征,Wilson病,血色病等均需考虑,结合患者病史和检查结果可以逐一排除。该例患者随病情进展,查到CMV-IgM阳性,尿中CMVDNA阳性,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逐步明确。
三、诊疗体会
成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较儿童和婴幼儿少见[1],多为隐性发病,发病机理主要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原发性感染时,机体缺乏相应的抗体,病毒可借淋巴或大单核细胞播散全身,广泛侵入各器管。出现急性感染的症状,起病急,病史短,一般为7天~2周,以发热、乏力、纳差、尿黄、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全身酸痛,大便灰白等,一过性淤胆表现;转氨酶明显升高,一般高U/L,黄疸为中到重度,部分病人可达~μmol/L,肝肿大较脾肿大多见;肝穿结果:急性肝炎[2,3]。成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CMV药物,以护肝退黄,对症治疗为主,可试用更昔洛韦抗病毒。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功能障碍,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已知再障发病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病毒感染和再障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障,是病毒性肝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引起再障的肝炎病毒常见有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
此例病例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黄疸型肝炎和再障,具有以下病史特点:青年女性,急性起病,初期以乏力、纳差、尿黄等肝病常见症状为主,病程中反复出现皮疹,肝病恢复过程中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等再障的临床表现;查CMV指标阳性,其他嗜肝、非嗜肝病毒指标均阴性。该患者病情重,预后差,最终行骨髓移植治疗。该病例提示我们成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导致严重的肝炎和再障,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四、专家点评
广义的“肝炎”是指一类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炎症病变,病因复杂多样,包括: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炎、其他病原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肝结核等)、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代谢性疾病、工业化学物中毒(四氯化碳、二甲苯等)及其他(肝脏缺血、胆道疾患、多脏器衰竭)等。其中,病毒感染包括嗜肝病毒及非嗜肝病毒两大类。病毒性肝炎即指由嗜肝病毒(HAV、HBV、HCV、HEV)引起的肝炎,临床上最多见。实际上,非嗜肝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黄热病毒等等)引起的肝损害也并不少见。但巨细胞病毒肝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则报道不多。
本病例为巨细胞病毒肝炎合并再障,病史特点:青年女性,急性起病,病初表现为乏力、纳差、尿黄,CMV指标阳性(CMV-IgM,CMVDNA),并且排除了其他肝损原因,巨细胞病毒肝炎诊断成立。肝功能恢复过程中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经骨髓活检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行骨髓移植治疗后痊愈。该病例的诊治过程提示我们,非嗜肝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引起的成人肝损害,甚至也可能并发再障等血液系统损害,应该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陈义森闵福援.既往健康成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20例临床分析.首都医学院学报,5,16(3):-
2.臧红,朱冰,游绍莉等.成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实用预防医学,,19(11):-
3.朱丽君,韩宝英,路秀平.20例成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中原医刊,,32(1):28
作者:邓欣
编辑:小良
END
北京医院看白癜风多少钱白癜风专科医院山东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