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软骨部分的毛囊受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外耳擦破或凉水浸渍,可促进感染加重。其表现为:
①耳痒。
②耳痛(疼痛剧烈、牵拉耳廓、压迫耳屏、张口、咀嚼均可使疼痛加剧)。
③耳聋(呈传导性听觉障碍)。
④常伴有局部淋巴结炎。
⑤炎症偶尔可向周围扩散。
照射部位:耳部。
(二)弥漫性外耳道炎
弥漫性外耳道炎起始于外耳道,并可扩展于整个耳廓的感染性皮肤炎症。为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水的浸渍、抓挠、挖耳器械损伤及中耳炎脓液的刺激均可引发。其症状为耳痒、外耳道壁充血、肿胀和浆液性渗出,重者可伴有全身发热和淋巴结炎。
照射部位:耳部。
(三)外耳道霉菌病
外耳道霉菌病系真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炎,其发生与滥用抗生素、原发和继发细菌感染有关。症状为外耳道有潮湿的纸样块状分泌物,并有特殊的霉味。
照射部位:耳部。
(四)外耳疱疹
外耳疱疹与嗜神经病毒感染有关。可分为:
①单纯疱疹,可发于外耳的任何部位。
②出血性疱疹,在靠近深部处耳道鼓膜上有疱疹形成,破溃后出血。
③带状疱疹,严重时持续性耳痛,疱疹出现后,耳痛消退,留下白色斑块,可致颅神经损害,出现感觉神经性耳聋、眩晕及面神经瘫痪。用多峰能量波早期照射治疗,不仅可痊愈,而且可防止后遗症发生。
照射部位:患处。
(五)耳廓软骨膜炎
耳廓软骨膜炎系耳廓的软骨膜的化脓性感染。可导致耳廓软骨的坏死、皱缩和变形。引起耳廓软骨膜炎的病因为:耳廓外伤、血肿、冻伤、中耳炎术后感染、外耳道疖和外耳道炎继发感染。症状为耳廓充血、肿胀、有明显触痛、耳廓明显增厚、化脓、后期由于软骨坏死,出现耳廓皱缩和变形。用多峰能量波治疗,对早、中期患者疗效显著;对耳廓已出现瘢痕皱缩的,可软化缩小瘢痕;对耳廓变形需手术者,术后照射可加快愈合、消炎、止痛、防止疤痕的产生。
照射部位:患处。
(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是鼻炎、副鼻窦炎、扁桃体炎、鼻咽炎、咽炎、流感和发疹性病变并发感染所致;污水进入耳内、鼻咽部术后亦可引起感染。儿童发病较多。症状为:
①充血期:耳痛逐渐加重、耳胀、耳闷、听力下降、发热、全身不适。
②化脓期:耳部剧痛、高热可达39℃、鼓膜穿孔、脓液流出、痛、热立减或消失。
③恢复期:如治疗不当,反复感染,可转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其他合并症,重者可危及生命。
照射部位:患耳处。
(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常见的耳科疾病,多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转变而来;鼻咽部及其邻近器官的炎性疾病反复发作,也可导致其发生。主要类型有:
①单纯型:长期或间歇性流脓、听力减退、鼓膜穿孔。
②溃疡型:耳内流脓较少,但有臭味、穿孔,有较重的传导性耳聋,时有耳鸣及眩晕,多有骨质破坏,易引发并发症。
③胆脂瘤型:持续流脓、量少而恶臭、穿孔、听力减退至耳聋,进有耳鸣及眩晕,可导致颅内、外并发症而且危及生命。
照射部位:患耳处,可加照腹部和腕内部。
(八)神经性耳鸣、耳聋
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B缺乏或营养不良、糖尿病、白血病、恶性贫血、内听动脉痉挛、栓塞或破裂出血、情绪紧张、受寒、过敏反应、强声刺激、心血管疾病、癔病均可引发耳鸣、耳聋。
照射部位:以耳部为主,加照后颈部、腹腰部,可增加疗效。
(九)美尼尔氏综合征
病因不明,致病因素有水、盐代谢紊乱、过敏、血管痉挛、内分泌失调、病毒感染、变态反应、植物神经紊乱、疲劳、情绪波动等。症状为:
①眩晕:呈突发性视物旋转、耳内闷胀、但神志清楚,伴有眼震、眩晕,短则几分钟,长达数小时,数天后症状消失,但可复发。
②耳鸣:以低频为主,发作时期加重。
③耳聋:呈波动性,反复发作后,听力逐渐下降,并转为不可逆性。
④发作时常出现恶心、呕吐甚至腹泻、面色苍白、冷汗、低血压、可伴偏头痛和焦虑症。
照射部位:以耳部、后头部、头颈部为主,加照腹部,腰部和膝下部。
(十)鼻前庭炎、鼻疖
局部红肿、疼痛、脓肿形成后疖的顶部出现黄色脓头,如伴有面部蜂窝组织炎时,同侧上唇、面部肿痛明显、全身有高热不适。
①为鼻前庭皮肤发生的炎症,多由鼻内分泌物刺激或用手指挖鼻孔所致。表现为鼻前庭皮肤红肿、糜烂覆有干痂,有时可有小裂缝,触之疼痛。
②鼻疖:发病原因有鼻前庭毛囊,因外伤后细菌侵入;糖尿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患此病。
照射部位:患部。
注意事项:①切忌挤压。②如疖肿已破,照射前应将患部洗净。
(十一)慢性单纯性鼻炎
交替性、间歇性鼻塞、伴有黏液性鼻涕、鼻黏膜肿胀、鼻腔内有粘稠黏液。治疗不当,可变为肥厚性鼻炎。是由于鼻腔神经调节功乱紊乱,致使鼻黏膜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除急性鼻炎转化外,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长期影响、长期吸入污染的空气、某些全身慢性疾病均可导致其发生。特点为鼻黏膜肿胀、黏液性分泌物增加。
照射部位:以鼻部、面部为主,加照后头部、后背部。
(十二)慢性肥厚性鼻炎
持续性鼻塞,可出现耳鸣和听力减退,如有增生,病变不易恢复。是鼻黏膜、黏膜下层及膜下骨质增生肥厚性使鼻甲黏膜肥厚,引起的较重鼻塞为特点的慢性鼻黏膜炎,病因同慢性单纯性鼻炎。多峰能量波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早期照射有极好疗效,晚期则需长期照射治疗。
照射部位:以鼻部、面部为主,加照后头部、后背部。
(十三)萎缩性鼻炎
病因不清、进展缓慢、女性多于男性,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①原发性与植物神经紊乱、内分泌失调、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免疫及遗传因素有关。
②继发性多由鼻腔鼻窦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高浓度粉尘和有害气体的长期接触、鼻腔手术不当、及结核、梅毒等对鼻腔的损害等。症状为鼻内干燥、易出血、黏膜萎缩、嗅觉减退、鼻内时有恶臭、鼻甲萎缩、鼻腔大、鼻内有脓痂;嗅觉丧失、头痛、头昏。
照射部位:以面部、鼻部为主,可加照头顶部、肘前部、后背部、手背等部位。
(十四)鼻窦炎
鼻窦炎是鼻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常见的多发病,分急、慢性两类,病因复杂,变态反应、邻近器官感染扩散、污水进入鼻窦及外伤均可引发。其明显特征是:
①头痛可位于额前、面部和枕后,低头咳嗽,用力时加重。
②鼻塞。
③鼻涕多。
④嗅觉减退或丧失。
⑤鼻道积脓,慢性鼻窦炎头痛不明显,而是以流脓鼻涕为主要症状。
照射部位:以鼻部为主,加照头顶部、后头部或手背部、膝下部。
(十五)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可发于任何年龄,以青、少年多见,分常年性和季节性发作两类。其主要过敏源有:花粉、动物毛发、粉尘、牛奶、鸡蛋、海鲜等。冷、热等物理因素也可引发。其特点是突然及反复发作的鼻痒,连续打喷嚏有大量水样清涕、鼻塞、流泪。
照射部位:鼻部、可加照后头部、颈部。
(十六)急、慢性咽炎
①急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是咽部的常见病,多由病毒和细菌感染所致。慢性咽炎因寒冷、潮湿、疲劳、粉尘、烟酒过度均可诱发。急性咽炎其特点是起病急,初起自感咽干、灼热、继而出现咽痛并逐渐加重,可放射至双耳,伴有全身不适、头痛、发热甚至高热。
②慢性咽炎:多发于成年人,常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所致。烟酒过度、有害气体或粉尘的刺激,以及其他疾病均可诱发。其特征为咽部有异物感、咽痒、微痛、咽部分泌物增多,用多峰能量波治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照射部位:咽部,可加照后颈部、背部、腰部。
(十七)急、慢性扁桃体炎
急、慢性扁桃体炎是咽部常见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年,春、秋季为高发期。分为充血性、化脓性两种。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由病毒感染所致,咽痛明显、局部及全身症状较轻,表现为扁桃体充血、肿胀、咽痛、发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咽痛明显、吞咽时加重、全身酸痛不适、高热、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有脓性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可并发其他疾病。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反复发作而来,某些急性传染病和邻近器官的感染也可引发。时有咽干、发痒、微痛、灼热及异物感。扁桃体表现凹凸不平,有瘢痕。扁桃体过度肥大的患儿,可妨碍呼吸、吞咽,影响生长发育。久治不愈可并发其他疾病。
照射部位:咽部,加照后颈部、背部、腰部。
注意事项:重症伴有高热患者,应配合抗生素治疗。
(十八)急、慢性喉炎
急、慢性喉炎是常见感染性疾病,多发于冬、春两季。病因主要是机体免疫力下降、细菌病毒侵入或用声过度、有害气体刺激、鼻咽部各种感染蔓延所致。①急性喉炎:突然发热、咽部灼热感、喉痛、声音嘶哑等。
②慢性喉炎:为喉部常见病。多由急性喉炎反复发作所致,其发病原因同急性喉炎,特点为长期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分为慢性单纯性喉炎、声带肥厚性喉炎、慢性结节性喉炎等。其中单纯性喉炎的表现为:时轻时重,持续性嘶哑,咽喉干燥,多有干咳和隐痛。
③萎缩性喉炎主要症状是:咽喉干燥,有较重的嘶哑与刺激性的干咳,可咯出带血丝的干痂,有异味。
照射部位:咽部,加照后颈部、背部、腰部。
(十九)咽喉神经症
中医称梅核气,是咽部功能失调、支配功能紊乱所致的功能性病变。其发生与更年期和精神情绪等因素有关。特点是咽部有异物感,但检查时,无任何实质性改变。症状多样,患者常有咽喉痒、干胀等感觉,同时兼有颈部拉紧、胸闷、肩酸等不适,咽唾液时症状加重,进食时反见减轻,无吞咽困难,症状时轻、时重,常与劳累、情绪有关,药物治疗多无疗效,用多峰能量波治疗则数日即可痊愈。
照射部位:以咽部(颈前)为主,加照上胸部、背部、腹部。
(二十)声带炎、声音嘶哑
声带炎是声带被细菌感染或语言过多、高声嘶喊、过度疲劳所引起的炎症反应;也可由咽喉炎蔓延而来。主要症状是声音嘶哑、低弱,声带发痒,吞咽困难等。
照射部位:咽喉部。
声明
如患有些晚期慢性疾病、器质性病变,则需要长时间多次数照射治疗才能见效,缓解症状。如患有急性病变、大出血疾病、心肌梗死等,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抢救或手术治疗,在配合本治疗仪,治疗效果会更好。
更多信息请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