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邻居的孩子突然说耳朵疼,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得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及症状。
细菌进入鼓窒引起化脓感染,称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可能部分病例初起为病毒感染,而后细菌侵入。常见为溶血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第Ⅲ型肺炎球菌和变形杆菌等。多见于冬春季节,有血液病、营养不良、变态反应及心肺病患者、肾炎、糖尿病者易于诱发。
据统计,5~16岁学龄儿童发病率高达3%,5岁以下者高达5%~10%,有时可反复发作多次。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咽鼓管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后,鼻咽部分泌物可因擤鼻、吞咽及呕吐等进入鼓室,也是造成中耳炎最多见的途径。小儿发病率高的原因:
1、易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和肺炎等,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发炎;2、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相对短而直,比较水平,分泌物易于经此管道进入鼓室;3、小儿多仰卧吮乳,特别是人工喂乳时,呕吐物和多余的乳汁甚易流入鼓室;4、小儿多患增殖体肥大和管周淋巴结炎,易阻塞咽鼓管口,妨碍引流而致发炎;5、小儿处于萌牙期,经常食欲不振,局部肿胀,抵抗力减弱,易于感染其他疾病;6、先天性唇裂、腭裂致腭咽功能不良,易引起咽鼓管感染,而鼓室内粘膜下胚性组织多,抗感染力弱。增殖体、鼻息肉等手术,由于出血和填塞物过久,亦易引起鼓室感染。
(二)外耳道感染 比较少见,如震伤,挖耳损伤,拳击和跳水引起鼓膜破裂后感染。严重的外耳道炎,久之鼓膜糜烂溃破亦可引起鼓室感染。
(三)血行感染 最少见,急性重度传染病和脓毒血症,细菌经动脉直接进入鼓室,亦可由静脉血栓感染而进入鼓室。
主要症状如下:
1、耳痛多数病人鼓膜穿孔前疼痛剧烈、也不成眠;如为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减轻。少数病人可无明显耳痛症状。2、听力减退及耳鸣病程初期病人常有明显耳闷、低调耳鸣和听力减退。后期鼓膜无穿孔后耳聋反而可能减轻。耳痛剧烈者,听觉障碍易被忽略。有的病人可伴眩晕。3、流脓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血水脓样,以后变为脓性分泌物。4、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倦怠。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类似消化道症状。一旦鼓膜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5、患儿表现烦躁不安、哭闹,双手抓耳挠腮。伴有耳鸣和听力下降,但常被耳痛掩盖。至化脓期间,一旦鼓膜穿孔,则耳痛顿减。可见耳溢脓,初为血水,后为粘性脓液,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若耳流脓后症状不缓解或缓解后发热及耳痛复又加重,则应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