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猪场都打圆环苗,但是真正“明白”的人依然较少。
如何更好地评估圆环病毒疫苗应用效果《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王之娴圆环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的评估向来是一件麻烦事。对许多养殖户来说,评价圆环免疫效果就是“凭感觉”。为什么说凭感觉?
因为圆环病毒感染的普遍存在,又引起免疫抑制,所以感觉猪好养了,健康度高了,大概就是疫苗有用。
而有圆环疫苗经销商向记者表示,许多猪场都打圆环苗,但是真正“明白”的人依然较少。
抗体水平不具备参考价值
一些经销商和厂家技术人员告诉农财宝典记者,有许多猪场对圆环病毒疫苗的抗体水平非常在意,有时会因为检测抗体水平不理想而对疫苗效果表示怀疑。那么抗体水平下降是否就说明疫苗作用消失呢?以及,抗体的水平的检测是否对圆环疫苗效果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对此成都天邦技术服务总监刘小兵表示,对于圆环病毒来说,抗体水平对免疫效果不具有参考价值。刘小兵解释道,“首先,对于圆环病毒来说,由于感染普遍存在,且目前无法区分野毒抗体和疫苗抗体,高水平的抗体不代表就是由疫苗产生的抗体;其次,因为疫苗产生的抗体与病毒中和,会出现检测不到抗体或者抗体水平降低的情况;最后,免疫后猪体内病毒含量下降,野毒抗体也会随之下降。因此不能说检测到抗体下降就说明疫苗效果变弱了。”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姜平也认为,对于圆环病毒抗体水平的检测,需要控制实验条件设立许多个监测时间点,做出抗体变化曲线加以分析才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过比较病毒血症的降低评价疫苗效果
那么有没有类似的比较直观的评价方法呢?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桂红在介绍关于对PCV2的感染程度和疫苗效果评价时谈到,检测病毒血症的高低是国际认可的可靠的评价方式。圆环病毒病只有在体内病毒含量高的时候才表现出临床症状从而对生产产生影响,因此临床上如何降低病毒血症成为控制圆环病毒感染的关键点。
也正因为如此,对疫苗来说,最直接的效果应该是降低病毒血症。那么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对于猪来说,体内病毒载量自然具有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消长过程,因此检测时间段的选取需要通过建立模型来确定,然而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普适的猪圆环病毒血症变化数据模型。对此,成都天邦北方区技术总监刘全胜介绍了一种通过设置平行实验对比进行评估的方法:对60-70日龄之后的同阶段、同条件、最好是同一窝的育肥猪进行分组,设置不同的疫苗组和空白对照组;采集每组“疫苗使用前”和“使用后4周”的血液做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载量;比较不同疫苗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使用疫苗前后的病毒含量的变化差异,从而对圆环病毒的防控效果作出判断。
此法可以通过病毒血症直观地对圆环疫苗效果进行数据化的评价,但它还有一个的难点,就是除了一些实验设施齐全的规模化大场,一般的猪场很难去做病毒含量的测定。另外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姜平同时还认为,这种方法对猪的生长环境要求严格,在实验条件下比较容易实行,但是生产条件下影响因素太多较难控制。如果要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试验的样本量需要较大。
通过生产成绩对比来对圆环病毒疫苗免疫效果进行评价
比起直接测定病毒血症,对猪场而言更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