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急性淋巴结炎治疗专科医院 >> 急性淋巴结炎常识 >> 文献速递临床T1a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

文献速递临床T1a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分期方面有相对较高的敏感性。然而在临床分期为T1aN0的周围型肺癌中仍存在PET/CT无法发现的已经出现转移的淋巴结。目前临床当中,对周围型cT1aN0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方案的选择也存在争议。

有些医生主张通过肺叶切除术或亚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或楔形切除术),而有些倡导非手术治疗,例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而肺段切除术和楔形切除术中存在肺门纵隔淋巴结取样不足的问题,可能会影响NSCLC患者的预后。

因此对于cT1aN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尚未有病理诊断时,更好地评估隐匿性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进行手术方式或者SBRT的选择至关重要。GalalGhaly等为了探究在周围型cT1aN0非小细胞肺癌中隐匿性N1/N2出现的机率及其预测因子进行了如下研究。

研究者将周围型肿瘤定义为在CT图像中位于肺实质外1/3的肿瘤病灶。临床N0(cN0)定义为:(1)CT图像中淋巴结不超过10mm;(2)PET/CT中肿瘤SUVmax低于2.5。这项研究中共收集-年的例cT1aN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8%)进行了肺叶切除术。

在这些病人中,例为周围型肺癌且PET/CT未提示淋巴结转移。探究临床病理特征与PET/CT最大标准摄取率(SUVmax)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淋巴结转移预测因子,ROC曲线确定SUVmax临界值。

研究发现,在这名患者中,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有43名,其中20名为pN1,23名为pN2。经ROC曲线计算得到SUVmax临界值为3.3,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8%、64%,64%、15%和94%。在多因素分析中,PET/CT中肿瘤的SUVmax超过3.3是预测出现N1/N2的独立预测因子。存在淋巴转移患者的DFS不佳。

在此项研究中,cT1aN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率大约在10%。因此在PET/CT的SUVmax值低于3.3的肿瘤患者可能是楔形切除或者SBRT的适应人群。而对于PET/CT的SUVmax值超过3.3的患者若考虑楔形切除术或者SBRT,还需要进一步的TBNA或者纵隔镜检查明确淋巴结有无转移情况。

原文题目:ClinicalPredictorsofNodalMetastasesinPeripherallyClinicalT1aN0Non-SmallCellLungCancer

注:感谢兄弟Ben加入!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hc.com/wahl/11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