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约占颈部恶性肿瘤总数的3/4;在颈部肿块中,发病率仅次于慢性淋巴结炎和甲状腺疾病。原发癌灶绝大部分在头颈部,尤以鼻咽癌和甲状腺癌的转移最为多见。锁骨上窝转移性肿瘤的原发癌灶,多在胸腹部(包括肺、纵隔、乳房、胃肠道、胰腺等);但胃肠道、胰腺癌肿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经胸导管多发生在左锁骨上窝。
病因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与其解剖特点有着重要关系。颈深淋巴结位于颈深部包围筋膜和锥前筋膜间,共有10组,约余个。淋巴结周围绕有颈动脉、神经、肌肉等。
颈淋巴是全身淋巴的总汇区,全身淋巴液均可经此处引流。如鼻咽部淋巴引流,经咽后外侧淋巴结汇入颈内静脉上组淋巴结;口底部淋巴管进入颏下淋巴结,然后汇入颌下淋巴结及颈深淋巴结;胸腹腔管液汇入胸导管,然后引流至锁骨上淋巴结等。因此全身的癌肿一经侵犯淋巴系统,均有可能转移至颈淋巴。
肿癌转移至颈淋巴常通过3种途径:
1.从淋巴管转移,最常见。
2.循血行转移至淋巴结的被膜及小梁的血管中。
3.癌瘤(如涎腺及甲状腺癌瘤)直接侵犯附近的淋巴结。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颈侧区或锁骨上窝出现坚硬如石的肿大淋巴结,初起常为单发,无痛,可被推动;以后很快出现多个淋巴结,并侵及周围组织,此时,肿块呈结节状,固定,有局部或放射性疼痛,晚期肿块可发生坏死,以致溃破,感染,出血,外观呈菜花样,分泌物带有恶臭。
转移癌的原发部位不同,其症状及体征又各有特点。
1.原发于头颈部的转移癌
多分布于颈内静脉区淋巴结,表现为沿胸锁乳突肌周围淋巴结肿大,鳞状细胞转移癌一般甚硬;但少数可因组织坏死,液化而呈囊性,单个或数个,进行性增大,常与周围软组织粘连,终至固定,一般无痛,大多伴有原发癌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
2.原发于胸,腹以及盆腔等处的转移癌
主要出现在左锁骨上区淋巴结,少数亦可在右锁骨上颈内静脉下或中区,个别可在颌下,上颈甚或颈后三角区出现,皆属晚期,多伴有原发癌所发生的症状及体征。
3.原发部位不明的转移癌
多见于50~60岁男性,转移癌部位不限,以颈中l/3以下至锁骨上区占多数,一般缺乏原发灶所产生的症状或体征。
检查
1.EB病毒(EBV)抗体检测
其中VCA-IgA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稍差,而EA-IgA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高。患者血清中EBV抗体呈阳性,特别是来自鼻咽癌的高发地区,应重点检查鼻咽部。
2.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
常用方法有穿刺抽吸和活体组织检查两种。
3.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超声
4.颈部增强CT
5.PET-CT
诊断
凡40岁以上患者,近期出现颈部淋巴结持续性肿大,无急性炎症或结核性表现,经保守治疗2周无效,尤其肿大淋巴结硬,周围组织粘连时,须排除转移癌,须详询病史并查找原发灶。
北京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民间偏方治白癜风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