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健康卫士”,担负着抵抗外来细菌、病毒入侵,清除衰老、坏死细胞的“职责”,维护机体环境“整洁有序”,确保人体健康。
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后会随血管中的血液“迁徙”到全身,寄居在淋巴结,像进驻部队“哨所”一样为健康“站岗”。
蚕豆状的淋巴结几乎遍布全身,由淋巴管汇集连接,构筑成保护人体健康的“防御性长城”。
淋巴细胞的天性就是永无休止地战斗。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就是它们的“战场”。在长期的战斗环境和紧张压力下,淋巴细胞发生量变和(或)质变不足为奇。淋巴结出现任何异常,无论是淋巴节炎、淋巴节肿大,或是淋巴瘤,机体都会发出警示,我们形象地称之为“淋巴红绿灯”。淋巴红灯一旦“亮”起,医院做规范地诊断和治疗。
淋巴结炎≠淋巴瘤,勿惊慌
淋巴结炎是细菌沿淋巴管侵入淋巴结所致,但淋巴结并不是遇到细菌感染就会发生淋巴结炎。人只有在长期营养不良、贫血及其他慢性疾病使抵抗力明显下降,感染细菌后才易发生淋巴结炎。常有人在患感冒或其他感染后,颈部、耳后、腋下或腹股沟处出现如玻璃球大小的结节,局部红肿压痛,按之坚硬,这就是淋巴结炎。目前治疗以抗炎为主,多数经正规和足疗程治疗都可痊愈。
晓蕾是个人见人爱的白衣天使,在她工作的病区,病友都亲切地称她为“微笑天使”。可最近,晓蕾总是闷闷不乐。在细心的护士长追问下,她说自己突然发现颈部长了一个小疙瘩,而且时不时会疼痛……一周后淋巴结越来越大,有核桃大小,又肿又疼,夜间发烧至38℃。她在网上查阅很多相关资料,痛苦地认为自己患了淋巴瘤。
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医院淋巴肿瘤科主任张巧花教授。张主任这些年一直在做淋巴结炎和淋巴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对类似的病症有独到的经验。当晓蕾介绍了自己的病情后,张主任非常镇定地告诉她:“晓蕾,病没确诊之前,一定不能从思想上被它打败,要积极、乐观。”
晓蕾做了相关检查,在紧张的等待阶段,晓蕾的双胞胎姐姐找到张主任说,如果妹妹真是淋巴瘤,她一定要为妹妹做骨髓配型,挽救妹妹的性命……结果出来了——坏死性淋巴结炎!
张主任看了结果,详细解释道:“淋巴结炎和淋巴瘤虽然初发症状相似,但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坏死性淋巴结炎是良性病变,往往表现为疼痛;而淋巴瘤是恶性肿瘤,大多为无痛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主要通过抗菌素、激素并结合中药配合治疗,关键还要从内心树立与疾病抗争的好心态,用不了多久就会痊愈。”
在医护人员的努力和晓蕾的积极配合下,她的病很快痊愈了。经历这场心灵的触动,晓蕾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
还有许多类似的病例——一个少女,颈部淋巴结肿大伴疼痛,发热,以为患了淋巴瘤,情绪低落。结果是恙虫病,通过规律的抗炎治疗后,病情很快痊愈。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自淋巴结肿大以来间断发热,盛汗明显,检查结果是布鲁氏菌病。经过足疗程的治疗后,孩子很快痊愈。一个中年妇女,右侧颈部长出疙瘩,逐渐长大,不痛不痒,推之滑动,无明显压痛,伴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短时间就瘦了5公斤,紧张的她夜夜不能入睡。经过确诊为淋巴结核,规范治疗后痊愈……
张巧花教授提醒,虽然淋巴瘤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淋巴结肿大,但并不是淋巴结肿大了就一定是淋巴瘤。例如风湿、结核、淋巴结炎、布鲁氏菌病、恙虫病、艾滋病等都可出现此类症状。所以,如果淋巴结肿大了不必惊慌,医院就诊。
-白桦林全国联盟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