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急性淋巴结炎治疗专科医院 >> 急性淋巴结炎护理 >>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这样对付它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这样对付它

 

环孢素软胶囊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遇到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怎么办?当然是尽量找原发灶。

记者丨Joy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指组织学确诊为转移癌,但经过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血常规、生化检查、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试验、胸腹盆CT和组织学标本免疫组化检查而未能明确其原发解剖部位。这类肿瘤约占所有肿瘤的5%,中位存活时间为8-11月,仅25%患者超过1年,约20%-50%的患者无法找到原发灶,即使尸检也只有55%-85%的知晓率。

1月7日,首届长征疑难肿瘤论坛暨肿瘤临床新进展大师论坛隆重召开。浙江大学医院郑宇教授发表“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的精彩演讲,详细讲解了CUP的诊疗方法及临床对策。

医院肿瘤内科郑宇教授

导致原发灶不明的6大原因:

①检测手段尚不够充分;

②系列切片,取样不足;

③原发灶已去除,太小;

④肿瘤广泛转移掩盖;

⑤肿瘤播散方式特殊;

⑥原发灶自行消退。

追根溯源,按迹寻踪!

目前,肿瘤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肉眼诊断(症状和体征);间接肉眼诊断(影像和内镜);光学显微镜诊断(病理学);电镜诊断;血清学诊断(AFP、CA、PSA、hCG、CA19-9、VCA-IgA抗体);分子生物学诊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代谢水平诊断(ECT、PET-CT)。

一、常规检查

①详细病史及全面体检,包括乳腺、淋巴结、皮肤、外阴、肛门及盆腔等;

②全血、肝肾功能、尿常规、电解质、乳酸脱氢酶检查;

③胸部X线检查;

④骨髓瘤相关检查(有孤立或多发性溶骨病变的患者);

⑤症状引导下的内镜检查;

⑥胸、腹、盆腔CT扫描;

⑦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男性);

⑧癌抗原(CA,女性腹膜病变或有腹水的患者);

⑨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尤其是存在中线淋巴结疾病者;

⑩睾丸超声(疑似存在生殖细胞瘤的男性);

?活检和标准组织学检查。

二、影像学检查

①胸腹盆CT:初步检查的常规选择;

②乳腺钼靶:女性CUP患者;

③乳腺MRI:腋下孤立淋巴结转移;

④PET-CT:不建议常规使用,推荐用于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的CUP患者,有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的CUP患者中,CT能发现22%的原发灶,MRI发现率为36%,PET-CT发现率达25-57%。此外,PET-CT可预测CUP患者的预后,未发现恶性病变或病变为局限性的CUP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优于病变广泛者。

三、内窥镜检查

①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内镜(鼻咽镜、胃镜、气管镜)检查是必须的;

②症状指导下的内窥镜检查:咳嗽、胸闷等症状(气管镜检查);腹部症状(胃肠镜检查)。

四、肿瘤标志物

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非精原细胞的生殖细胞肿瘤相关;

②AFP:肝癌和非精原细胞的生殖细胞肿瘤相关;

③PSA:前列腺癌相关;

④癌胚抗原(CEA):肺、胰腺、卵巢、胆管等;

⑤CA-:女性卵巢癌。

五、组织病理学

光学显微镜下CUP主要分为4种亚型:高中分化的腺癌(50%);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30%);鳞状细胞癌(15%);低分化的恶性肿瘤(5%)。

常用免疫组化标志物:

①CK7:乳腺、胰腺、肺、胆道、甲状腺、子宫内膜癌;

②CK20:胃肠、泌尿道上皮;

③CK5/CK6:低分化转移性鳞癌、膀胱上皮癌、胸膜间皮瘤;

④GCDFP15和乳腺珠蛋白:乳腺癌;

⑤TTF1:肺癌(CK7阳性,CK20阴性);

⑥TCDX2:结直肠癌(CK7阴性,CK20阳性);

⑦WT1和PAX8:卵巢癌。

六、分子和基因分析

肿瘤有独特的基因表达模式,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包括低分化癌,仍保留其主要遗传特征。因此,分子和基因分析的应用有助于我们对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的研究,并能扩大患者的治疗选择。

常见CUP的治疗方法

一、预后良好组

1、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综合征

临床特点:常见于<50岁的年轻男性;好发于中线纵膈和腹膜后或肺内多个结节;症状出现早;有肿瘤迅速增长的病史;血清HCG或AFP升高或两者均升高。

治疗原则:与不良预后的生殖细胞肿瘤相同,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

2、腹膜乳头状腺癌

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上与卵巢原发性乳头状腺癌相似;常见于BRCA1突变的女性患者;伴有CA的升高。

治疗:与Ⅲ/Ⅳ期卵巢癌患者相同;可行减瘤手术及铂类、紫杉类为基础的化疗,约15%的患者能获得长期缓解;也可尝试抗血管抑制剂、PARP抑制剂等新药。

3、腋窝淋巴结腺癌

诊断:女性患者需行乳腺钼靶及MRI检查以排除原发性乳腺癌;免疫组化ER、PR、HER2检查有助诊断,并能指导治疗(内分泌治疗或抗HER2治疗)。

治疗:同Ⅱ-Ⅲ期乳腺癌,包括手术、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阿霉素、紫杉类为基础),内分泌治疗(ER/PR阳性患者)、赫赛汀靶向治疗(HER2+++或FISH+患者)。

预后:局限腋窝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75%,10年生存率60%。

4、颈部鳞状细胞癌

诊断:上、中颈(检查口烟、鼻咽、喉和食管上段;可疑部位活检;头颈部CT;EB病毒-提示鼻咽来源);下颈、锁骨上(胸部影像学、头颈部体检、支气管镜)。

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同步放化疗,5年生存率20-60%。

5、神经内分泌癌

临床特点:常无典型神经内分泌症状;免疫组化常见5羟色胺和嗜铬粒蛋白A;

治疗:推荐化疗方案为卡铂/顺铂联合VP16;若病灶局限,化疗前后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预后:化疗缓解率50-70%,其中完全缓解率25%,10-15%能长期生存,预后主要与组织学分级有关。

6、骨转移伴PSA升高

治疗原则:同转移性前列腺癌;药物去势(内分泌治疗失败后进行化疗);可用二磷酸盐类治疗骨转移。

二、预后不良组

肝转移、多发转移、高LDH往往提示预后差,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为8个月。对于体力状况较好者(PS≤1),可接受含铂的两药化疗(可与吉西他滨或紫杉类联合),缓解率为30-40%,1年及2年生存率为50%,25%。此外,推荐进行分子检测,如EGFR,HER2,KIT等以指导靶向治疗。

郑教授最后总结,CUP在临床并不少见,肿瘤医生应根据诊断层次要求,尽可能明确原发灶,对预后良好的CUP进行规范治疗,并重视分子诊断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首届长征疑难肿瘤论坛暨肿瘤临床新进展大师论坛

由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第二医院承办的首届“长征疑难肿瘤论坛暨肿瘤临床新进展大师论坛”将于1月6-7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此次会议的“疑难论坛”及“大师讲坛”,邀请到国内外在疑难肿瘤诊治领域具有深厚临床造诣和学术声望的专家亲临授课,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站式”提高疑难肿瘤诊治能力,带来了一场学术上的饕餮盛宴!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hc.com/wazlyy/11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