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急性淋巴结炎治疗专科医院 >> 急性淋巴结炎预防 >> 微技术牢记责任不负使命淋巴瘤协作

微技术牢记责任不负使命淋巴瘤协作

 

67岁的刘阿姨平时身体一直不错,是老年广场舞的忠实粉丝,可最近她却感觉体力不支,懒于活动,腹部隐隐作痛,医院行电子胃镜检查未见异常,却意外发现全血细胞减少,尤其白细胞竟然下降至0.5×/L以下,达到了粒细胞缺乏的标准,医生建议立即住院治疗。经过一系列的检查,骨髓穿刺、骨髓活检、发现骨髓中有一群异常的淋巴细胞,高度怀疑恶性淋巴瘤,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病人先后做了流式细胞学、骨髓染色体、增强CT、PET-CT等检查,发现脾脏肿大,腹腔淋巴结肿大,但仍无法明确诊断。因患者白细胞极低,为预防感染,还使用了升白针,丙种球蛋白等药物,花费数万元。几经周折,病情未见好转,后经病友介绍,慕名来我院血液内科,王慧睿主任组织我院淋巴瘤协作组进行会诊,影像科董志辉主任分析腹部CT结果,提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诊断,但腹腔淋巴结肿大原因无法明确,且患者无病毒性肝炎病史,食管静脉无曲张,血象比一般常见脾功能亢进降低更加显著,这些似乎又无法解释,综合考虑并协作组达成共识:无论脾功能亢进或脾脏淋巴瘤,均可行脾脏切除术,术后患者血象应有明显改善,但患者高龄,目前身体条件欠佳,全血细胞减少,手术风险极高,应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再行微创手术,术后病理应仔细排查淋巴瘤可能。

与家属充分沟通后由普外一科雷霆主任主刀行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并同时行腹腔淋巴结活检。手术在充分准备下一切按照预期顺利进行,原定术后需进入监护室的过程也因手术顺利不再需要,术后第二天,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即升至正常,贫血指标也在逐步改善中,术后一周病理回报排除脾脏淋巴瘤,病人身体状况明显好转。至此,历经一月余的疑难病症就此柳暗花明,落下帷幕。

端午节前夕,家属满怀感激之情,为血液科、普外一科全体医护人员送来锦旗,表示感激之情!沉甸甸的锦旗是病人对我们深深的感谢,但对于每一个医护人员来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让我们明白唯有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方能对得起这份信任和荣誉,“大医精诚,大爱苍生”将是每一位医护人员铭刻内心的使命!

健康提示:如果您关于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还有疑问,可电话咨询!

(血液内科王万里王慧睿)

本期审稿路书斋编辑卢俊喆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hc.com/ways/132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