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急性淋巴结炎治疗专科医院 >> 急性淋巴结炎常识 >> 总群主第126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总群主第126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病历摘要

病史第一部分

患者女、48岁。农民。

主诉:发热5月,双下肢无力3月,加重7天收入院。

5月前出现发热、最高39C°,伴有头痛及四肢乏力。发热多在每天下午2点及晚8点左右。医院,血沉54mm/L,C反应蛋白6.45mg/dl,乳酸脱氢酶IU/L。血培养、尿常规等未见异常。胸部CT示双肺上叶所见考虑炎性改变可能。腹部B超示脾长径长,肝、胆、胰、脾、双肾、子宫大小、膀胱等未见异常。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仍有发热。3个月前,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及全身皮疹、四肢肌肉疼痛,给予炉甘石1天后皮疹消失。近1月患者出现复视以及头晕,数分钟后好转,伴反应迟钝、偶有答非所问。行头颅DWI示双侧桥脑稍高密度影,未见增强,考虑炎症。近7天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加重、不能独立行走,伴有双上肢麻木及伴恶心。为求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

既往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四肢肌肉、胸骨、椎骨、膝关节压痛。双上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Ⅲ级;胸2平面以下痛觉减退,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膝腱及跟腱反射(+-++)、左侧霍夫曼征阳性、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

患者入院前相关检查:

5月前,胸部CT示右肺上叶及右肺中叶慢性炎症,双侧胸腔积液。

骨髓穿刺(第一次):骨髓增生稍低,出现浆细胞卫星现象,并有瘤样改变,嗜血细胞增多,骨髓小粒中造血细胞增多。

流式检测:未见异常表型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检测血布氏杆菌阴性。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考虑为浆细胞增多症。于年9月转至血液科。

复查骨髓穿刺(第二次):增生细胞稍低,浆细胞有瘤样改变,网状细胞、异常吞噬细胞明显。

PET提示右侧下鼻甲葡萄糖代谢增高,骨髓及脾脏大、葡萄糖代谢增高。

先后给予“抗病毒、美罗培南、万古霉素、伏立康唑、复方磺胺甲恶唑、抗结核”等治疗,体温没有明显变化。

经多科联合会诊后认为“成人Still病”可能性大。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

再次复查骨髓(第三次):增生性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血小板减少,粒红可见轻度病态造血现象,浆细胞、网状细胞易见。

外院:血清Kappa轻链4.95g/L;免疫球蛋白Gmg/L(-),免疫球蛋白Amg/dl(69-),免疫球蛋白M31mg/dl(63-),KAPmg/ml(-),LAMmg/dl。

肿瘤标志物:NSE53.88ng/ml,铁蛋白ng/ml。

自身抗体谱、血T-SPOT、G试验、GM试验、肝炎系列、梅毒、艾滋抗体等均未见异常。

转到血液科检查结果: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45.2%(54-66%),α%(1.4-2.8),α.4%(9.1-13.8),尿蛋白电泳基本正常,IgG、κ泳道发现疑似异常单克隆条带,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类型疑似为IgG-κ型;肠镜、心脏超声未见异常,人白介素2受体pg/ml(-),人白介素.70pg/ml(0-3.4),人白介素.60pg/ml(0-14),人白介素pg/ml,肿瘤坏死因子α34pg/ml,尿蛋白电泳均正常,染色体检查未见克隆性结构和数目异常。

病史第二部分

详见李神经会诊中心讨论群内

精彩发言摘录:

廉迎阳医生:

中年女性,慢性病程,头痛,发热,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

血沉54mm/L,C反应蛋白6.45mg/dl,乳酸脱氢酶IU/L。双肺上叶所见考虑炎性。

病程中出现全身皮疹、四肢肌无力,应迟钝、偶有答非所问。

查体四肢肌力差,有压痛。胸2平面以下痛觉减退,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膝腱及跟腱反射(+-++)、左侧霍夫曼征阳性、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

定位:大脑皮层,脑干,脊髓

定性:炎性?脱髓鞘?肿瘤?风湿免疫性中枢神经病变,结缔组织病?

杨增烨医生:

定位:C7左右、脑干,肌肉?定性:炎症,免疫,进一步检查肌电图,肌酶,脊髓MR,免疫系列等。

柳青医生:

可疑浆细胞病,但浆细胞病多合并周围神经病,中枢受累少见!不知道激素用的时间长不长!如果长的话,还是倾向于结核等机会性感染!

王津存医生:

中年,发热,皮疹,疼痛,病理征,骨髓异常。

POMES

血液病

结缔组织病

肿瘤

雷宇新医生:

要注意EB病毒感染后嗜血综合征、淋巴瘤?

张海霞医生:

中年女性,既往体健,慢性起病,表现为午后发热,四肢无力(以双下肢为主),皮疹,头晕,复视,智能减退。查体周身压痛,四肢肌力差,有感觉平面,病理征阳性。定位于:皮层、脑干、脊髓。血沉、CRP高,LDH高,双肺炎症,脾大,MRI双侧脑桥病灶无强化。定位:皮层、桥脑、脊髓,定性:1.炎症,结核、布病等,需完善TBspot,虎红试验等2.血管炎,完善ANCA,免疫全套等;3.肿瘤,包括消化道及血液系统,完善肿瘤标志物,骨穿,M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复查影像及强化;4.脱髓鞘,不排除免疫相关性脱髓鞘;5.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发热,血沉及CRP高,脾大,首先考虑,完善免疫全套检查。还没写完就发新资料了,还没加进来。

王新高医生:

流式细胞学应该排除淋巴瘤了,考虑还是感染最可能;浆细胞病(副蛋白血症)?结节病有可能吗?舵主好像一直暗示我们是肿瘤或转移瘤!

武雷医生:

乳酸脱氢酶和铁蛋白那么高,还是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性大!矢状位异常信号周边像留空,矢状位左侧像是有外生黏连!

李晓强医生:

淋巴瘤!乳酸脱氢酶高,要小心淋巴瘤。

高海凤医生:

患者亚急性起病,先有发热后出现肢体无力,四肢瘫下肢为重,腱反射不低,有病理征,有感觉平面,提示脊隨受累,有发作性复视及头晕,结合影像学考虑桥脑受累,有肌痛肌酶高,有肌肉受累,定位脑,背隨,肌肉。定性考虑多系统受累,结缔组织病,肿瘤,少见感染如结核。

由成金医生:

四肢无力,有感觉障碍平面,双侧病理征阳性,定位:颈膨大;复视、头晕,反应迟钝、偶有答非所问,定位:脑干、顶叶颞叶皮层。长期慢性发热,脾长径长,皮疹,定性:感染性,不除外感染性心内膜炎;脱髓鞘类;免疫性。建议腰穿,头、脊髓MRI。

黄镪医生:

神经系统表现定位:双侧下肢肌力减弱,病理征阳性,考虑双侧皮质脊髓束损伤;T2以下浅感觉减退(平面),考虑脊髓丘脑束上胸段受累;小便障碍(推测为压力性尿失禁)考虑脊髓性括约肌功能障碍;上述体征提示横断性脊髓病变。头晕及复视提示脑干眼动神经核或眼动神经受累(DWI支持脑干病灶)。反应能力迟钝,精神症状考虑半球高级皮层损害。肌肉多处压痛,考虑骨骼肌也受累。由此,此例的中枢神经系统及肌肉均有受累。神经系统外尚有间歇性发热,关节痛伴有发热等血液系统病变表现。支持CEO,个人也首先考虑血液系统原发病变,考虑MM优先,排除淋巴瘤!

他的血液系统结果解读比较关键了,浆细胞有增加,抗体中增加的是A和G(M未增加,提示非新近B免疫系统活跃),轻链增加,OB阳性和胸骨压痛是MM的一个较特异的体征,但其它血液系统增生性疾病也可以有。由此同意浆细胞增生症解释血液系统(血沉快,发热,骨骼及关节痛)和神经系统症状的合理性。T3-4横断性脊髓病变,也是支持临床定位的。颅内右侧基底节,右侧脑桥陈旧病灶(DWI等信号)。颅内病灶考虑血栓性(高凝状态可以引起)。但病人的脊髓病变长度超过了想象中的病灶,且存在间断性分布,其发生机制根据急性病程依然考虑血栓性可能性大。

难啊,占坑。原发浆细胞增多症,脑梗死,脊髓梗死,易栓状态,贫血,间质性肺病,胸水。

它这个主要是粘膜免疫(IgA和IgG),不是常见的血液内体液免疫。请问,脊髓的病变发生机制如何?肿瘤浸润?血管炎?血栓形成?从抗体和骨穿结果提示是B细胞来源的。免疫组化提示CD20+就确定无疑了!至少在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上可能存在疑问!文献中提供的证据:肌肉受累可能系自身抗原机制,脑病机制可能是小血管病变(肿瘤浸润)。总体上,其神经系统发病机制这方面的证据还是相对较少的,病例较少见可能是原因之一吧

柳宏伟医生:

中年女性+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发热+皮疹+肌肉、骨头、关节疼痛+前庭神经(复视+眩晕)+周围神经及肌肉+认知功能(反应迟钝、答非所问)+皮质脊髓束(双侧腱反射活跃+双侧病理征)+脊髓丘脑束(胸2以下痛觉减退)+头部DWI:双侧脑桥炎症+肺部CT炎症+C反应蛋白高+血沉快。

定位:系统性疾病:大脑+脑干+周围神经+肌肉+关节+骨骼+肺部

定性:血常规如何呢?

系统性疾病:1、一般考虑感染(布氏?等莱姆病?);

2、风湿免疫类疾病(狼苍?白塞?干燥?);

3、肿瘤系列(系统性淋巴溜?多发性骨髓瘤?);

4、其他特殊类型:IGg4相关性疾病。

翟志刚医生:

农民,皮肤有皮疹,头痛,心肺及脑脊髓病变,血沉快,LDH好,脑脊液蛋白好高,不排除莱姆病,需伯氏疏螺旋体抗体监测验证。POMES待定!

李久全医生:

多系统受累:皮肤、关节、肺、脑、脊髓、脾大、浆膜腔积液,系统性因素:结缔、淋巴瘤,期待进一步的资料!

李凯医生:

双下肢肢体无力+腱反射高+病理征,双下肢应为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双上肢肌力差,腱反射尚可,左霍夫曼征阳性,也考虑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另外痛常见平面考虑脊髓胸2平面附近。整体看脑+脊髓病变。结合发热、皮疹、肌肉痛、关节痛,考虑结缔组织病,鉴别血液系统疾病(还有骨痛)。只能说激素治疗后骨髓变的好一点,浆细胞瘤样变、异常吞噬这些没有了。血液系统疾病?

查体中周围神经方面的证据不多,不知道肌电图有无相关信息?目前看神经方面,还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只是血液病的骨穿不太会看,淋巴瘤累及中枢?结核的话,脑脊液太好了吧,而且病程这么久,病灶也不少,有点太良性!还是血液系统疾病吧,骨髓和电泳那些还是不好放过!

浩玉医生:

淋巴瘤!脾脏是淋巴细胞选择和成熟的地方!NHL!大B!

许燕医生:

定位:广泛皮层(反应迟钝,答非所问),胸二脊髓(脊髓丘脑束痛觉减退),双侧皮质脊髓束(四肢肌力减低,双巴氏征阳性),广泛神经系统损害。

定性:

1、风湿系统疾病

2、结核诱发的免疫病

3、肿瘤(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

4、遗传性疾病

结合骨痛,骨穿演变,很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请问血清免疫球蛋白数值?

孙葳医生:

定位:四肢肌力差,病理征阳性,双侧皮质脊髓束,双侧,左侧略重于右侧。双侧脊髓丘脑束。脊髓?高颈髓,髓内,双侧,T2水平,但是脑桥水平病灶也可以解释上述体征;脑桥,复视、头晕+影像学;反应迟钝、答非所问,大脑半球可能受累。中年女性,亚急性-慢性病程,发热、全身症状,血沉快等炎症指标高,病程中出现皮疹(好转)、肌痛,骨压痛,考虑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如淋巴瘤,或者系统性风湿免疫性疾病。鉴别感染性疾病,如结核。

总群主

李柱一总结

右下鼻甲活检免疫组化结果符合血管内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局部区域也可见血管外肿瘤的播散,分子分型倾向非生发中心型,肿瘤细胞强表达:Bcl-2,c-Myc阳性率约3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Bcl-2(+),CD10(-),CD20(+),CD3(散在+),CD43(散在+),CD56(-),c-Myc(+,30%),MPO(散在+),MUM1(+),Ki-67(+,局部约75+),EBER(杂交)(-)。诊断: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今晚病例由林宏主任、常婷、郭荣静医生提供,表示感谢。

感谢所有参与本次病例讨论的全体老师!下周三晚上再见!

最后诊断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

文献复习

作者:分群主李尊波;编辑:CEO王津存.1.27

总群主第个教学病例

赞赏

人赞赏









































北京哪里能治白癜风
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hc.com/wahl/98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