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系列大样本、前瞻性临床试验证实了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为其提供了循证医学Ⅰ级证据,并显著影响和引导了乳腺癌患者腋窝处理的临床实践,其对乳腺癌分期、预后及治疗的影响已被纳入第六版AJCC乳腺癌分期系统、NCCN指南、ASCOSLNB指南及其更新、St.Gallen专家共识及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一、前哨淋巴结宏转移患者的腋窝处理
目前,循证医学Ⅰ级证据支持SLNB的安全性,即SLNB可以提供准确的腋窝淋巴结分期、SLN阴性患者SLNB替代腋清扫术腋窝复发率和并发症很低。遵循循证医学证据,各项有关乳腺癌SLNB的指南或专家共识均支持SLNB应用于临床实践。
版以前的NCCN指南建议对SLN阳性乳腺癌患者施行ALND,版之后的NCCN指南及年ASCOSLNB指南更新推荐对SLN1~2个转移的特定乳腺癌患者可以避免ALND,主要是为避免或减少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上述重大改变是基于ACOSOG(美国外科医生协会肿瘤组)Z随机试验结果。将其作为Ⅰ级证据,版NCCN指南推荐对符合ACOSOGZ试验入组条件的乳腺癌患者可以免行ALND:未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原发肿瘤T1或T2期(≤px)、1~2个SLN阳性、接受保乳手术、接受全乳切线野放疗及全身辅助治疗。
改变临床实践的ACOSOGZ试验解答了一个重要问题: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是否需要进行ALND?
所有ACOSOGZ试验入组患者均符合上述标准,约96%的患者接受了辅助全身治疗(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这非常重要,因为腋窝也可自辅助全身治疗和全乳放疗获益。中位随访6.3年,ALND组和单纯SLNB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1.8%和92.5%、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2.2%和83.9%、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4.1%和2.8%,均无统计学差异。
年ASCO会议报告了AMAROS前瞻性、多中心、随机试验的最终研究结果。该试验采用非劣效性设计,入组人群与ACOSOGZ试验基本相同,但患者可以接受保乳手术或者乳房切除术。SLN阳性患者随机进入ALND组或腋窝放疗组(AxRT),主要研究目的为SLN阳性患者腋窝放疗的疗效不差于ALND(5年无腋窝复发率ALND组98%、AxRT组96%),次要研究目的包括疗效(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和安全性(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年共入组意向治疗人群例,其中ALND组例、AxRT组例。SLN中位阳性数为2(Q1-Q3为1~3),SLN宏转移、微转移及ITC分别约为60%、29%和11%,ALND组32.8%的患者腋窝其他淋巴结阳性。尽管如此,中位随访6.1年,ALND组和AxRT组患者的5年腋窝复发率分别为0.43%和1.19%,远低于研究预设的2%的腋窝复发率;两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92.5%vs93.3%)和无病生存率(82.7%vs86.9%)无显著差异,但AxRT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LND组(13.6%vs.28.0%)。尽管腋窝放疗对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但AMAROS试验及其他临床研究显示,对于腋窝低肿瘤负荷的乳腺癌患者,无论接受保乳手术还是乳房切除手术,腋窝放疗与ALND具有相近的腋窝控制率、更低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
综合分析ACOSOGZ及AMAROS临床试验,SLN1~2枚转移时,接受保乳治疗患者可以避免ALND及腋窝放疗;接受乳房切除术患者腋窝放疗是ALND可以接受的优选替代;使更多患者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临床腋淋巴结阳性患者或者SLN转移超过2枚时,无论接受保乳手术还是乳房切除手术,均应行ALND。
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1.回顾性研究
MSK肿瘤中心研究纳入SLNB临床应用之前的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而腋淋巴结阴性患者,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辅助全身治疗。对其所有腋淋巴结按照ASCO标准进行逐层切片病理检测。中位随访20年,pN0vs.pN0(i+)vs.pNmic患者的DFS有统计学差异(P0.)。王永胜等对例术中冰冻快速及术后常规病理诊断均阴性的枚SLN的残余部分进行间隔μm的连续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剂IHC染色,以探讨SLN隐匿性转移的预后意义。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辅助全身治疗(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未行ALND。中位随访5年,pN0vs.pN0(i+)vs.pNmic患者的DFS无统计学差异(P0.05)。MIRROR试验[8]纳入例接受保乳手术或乳房切除术患者,中位随访5年。无辅助全身治疗时,前哨淋巴结pN0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pN0(i+)及pNmic者(分别P=0.和P=0.)、pN0(i+)与pNmic的5年DFS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当患者接受辅助全身治疗时,pN0(i+)与pNmic患者的5年DFS均有显著改善(分别P=0.03和P=0.)。
2.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
ACOSOGZ0试验纳入例接受保乳手术及全乳放疗患者,绝大多数患者接受了辅助全身治疗,中位随访76个月,pNmic(占患者总数10.5%)与pN0患者的OS分别为95.1%和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ABPB32试验入组例患者,患者接受保乳手术及全乳放疗或乳腺切除术,绝大多数患者接受了辅助全身治疗,中位随访95个月,pNmic(占患者总数15.9%)与pN0患者的DFS(分别86.4%和89.2%)、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DFS,分别89.7%和92.5%)及OS(分别94.6%和9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IBCSG23-01试验对例SLN微转移患者随机进入SLNB或ALND组,患者接受保乳手术及全乳放疗(例,91%)或乳腺切除术(86例,9%),绝大多数患者接受了辅助全身治疗。ALND组13%的患者发现腋窝非前哨淋巴结阳性。中位随访57个月,ALND组与SLNB组的DFS(分别87.0%和88.4%)和OS(分别97.6%和9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SLN微转移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SLN微转移是独立的预后指标,有效的全身治疗使SLN微转移患者SLNB与ALND5年OS差异只有1.2%,SLN微转移为确定辅助化疗唯一指标少见(占所有病例的2.1%),IHC检测HE(-)SLN无显著临床获益(预期OS提高0.3%,DDFS提高1%)。
依据ACOSOGZ及IBCSG23-01试验结果,SLN微转移患者接受保乳治疗时ALND不需用于区域控制。由于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纳入的乳房切除术患者比例较低、样本量较小,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不足以支持SLN微转移患者接受乳房切除术时避免ALND或者腋窝放疗。
三、前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乳腺癌SLNB的假阴性包括两部分,一是检测技术本身导致的假阴性,即我们通常认为的SLN阴性,腋窝非前哨淋巴结阳性;另一部分我们准确找到了SLN,由于SLN病理诊断的假阴性导致SLNB的假阴性,即SLN隐匿性转移问题。
NSABPB-32试验[9]对SLN隐匿性转移进行了深入研究,对SLN常规病理诊断阴性的例患者的SLN组织块深切2层进行常规HE及免疫组化检测。例患者SLN仍为阴性、例患者发现SLN隐匿性转移(15.9%),其中ITC例(11.1%)、微转移例(4.4%)、宏转移14例(0.4%)。中位随访10年,无隐匿性转移与隐匿性转移患者的10年DFS分别为77.4%和72.4%(HR=1.25,p=0.01)、10年OS分别为88.4%和85.4%(HR=1.26,p=0.06)。
王永胜等研究显示连续切片HE染色共发现36例(14.5%)患者SLN的隐匿性转移灶,分别为ITC8例、微转移22例和宏转移6例;连续切片HE联合IHC染色共发现49例(20.0%)患者SLN的隐匿性转移灶,分别为ITC18例、微转移25例和宏转移6例。连续切片HE联合IHC染色较单纯HE染色显著提高了隐匿性转移灶的检出率(P=0.),主要集中在ITC检出率的显著增加(P=0.),而微转移和宏转移的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SLN隐匿性转移检出率相关因素,只有组织学类型有统计学意义,即浸润性小叶癌隐匿性转移的检出率57.1%(16/28)显著高于浸润性导管癌者16.7%(24/)(P=0.),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部位、组织学分级及ER、PR、HER2状况无显著性相关(均P0.05)。
SLN隐匿性转移应具有不良的预后影响。医院每个SLN仅做2~4个层面的病理组织学评估,容易造成SLN病理评估的假阴性,导致分期降低、治疗不足及生存降低。NSABPB32试验显示,SLN隐匿性转移患者是否进行ALND对患者的10年OS、DFS及局部区域复发率均无显著性影响,但我们应该注意到,NSABPB32试验中87%的患者接受了保乳治疗,而我国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大多数患者接受的是乳房切除手术。对接受乳房切除术的患者而言,因SLN隐匿性转移导致的患者未接受ALND或者腋窝放疗,可能会导致腋窝复发率的增加。
四、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
SLNB已经成为临床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腋窝处理的标准模式,但临床腋淋巴结阳性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临床转阴性后SLNB可否准确评估其腋淋巴结状况、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腋窝SLNB的时机备受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白癜风哪里能治最好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