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纲领性文献——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上重要讲话的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入论述了文艺工作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地位,热忱赞美了中华民族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充分肯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科学分析了当前文艺工作面临的情势和任务,明确指出了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繁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纲领性文献。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精神,用以统一思想,指点工作,努力首创文艺工作的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是当前文艺界头等重要的任务。
深入认识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文化的气力,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当中。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把,是时期进步的号角,在陶冶人们道德情操、抒发人类美好理想、丰富人们艺术享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方面发挥侧重要作用。
文艺工作,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艺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又亲身出席第一次文代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979年,邓小平同志出席第四次文代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996年、2001年,江泽民同志分别出席第六次、第七次文代会并两次发表重要讲话。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文艺工作。社会主义文艺事业遭到党和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进入新中国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稳定明确,文艺创作环境宽松和谐,文艺队伍团结向上,广大文艺工作者心情舒畅、精神焕发,文艺生产力进一步解放,文艺作品和表演艺术空前繁华,范围数量持续增长、内容情势不断创新、质量影响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出现了大团结、大繁华、大发展的生动局面。文学创作方面仅以长篇小说为例,“文革”前17年总计创作175部,现在每一年就创作1000部。艺术生产方面仅以影视创作为例,2002年以来,共创作电影712部,电视剧43133部集,动画片95101分钟。
现在,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出发点上,我国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产生了深入变化,文化建设包括文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历来以悠久而丰富的文化著称于世,文艺是中华文化史册中色采绮丽的篇章。如何把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创造民族文化的新光辉,是现实提出的迫切要求;从国内情势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物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出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如何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现实提出的迫切要求;从国际上看,国际文化竞争日益剧烈,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基本结束,国外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将不断涌入,如何改变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的严重逆差,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现实提出的迫切要求;从现代科技发展看,高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络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们文化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艺术情趣的影响冲击愈来愈大,如何应用高新技术成果为文化建设提供现代传播方式、承载手段、新兴业态,是现实提出的迫切要求。
在这样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对新形势下文化建设包括文艺工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为繁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繁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时期的要求,历史的重托,人民的期望,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文艺工作的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自觉肩负起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繁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担当起时期赋予的神圣使命,积极投身赞美时期的文艺创造活动;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应人民心声;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开辟文艺新天地;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做到德艺双馨,积极实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令,牢牢掌控当代文化工作的主题,充分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庄严职责,积极推动文艺事业繁华发展,不孤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孤负时期的召唤。
1.坚持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热忱赞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期,伟大的时期呼唤也势必产生伟大的文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洪流,势必孕育和出现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和光辉事迹,这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市场的日趋繁华,为文艺事业发展开辟了巨大的空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掌控时期提供的难得机遇,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生活,用进取的精神鼓励自已,潜心耕耘,孜孜以求,深入体验人民前进的准确信号,敏锐发现时期变革的风气之先,自觉响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把个人的艺术寻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当中,把文艺的生动创造寓于时期进步的运动当中,唱响时期主旋律,努力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功立业。
2.坚持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的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存在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中。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艺术寻求融汇到亿万大众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共同理想中,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在人民的伟大中取得艺术的伟大。要自觉把人民群白癜风可以治疗吗众作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深入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体察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从他们的生活和创造中发掘文艺创作的丰富宝藏,汲取诗情画意和艺术灵感。要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怀,为人民呼吁,更多地创作出内涵丰富、形象生动、情感真挚、真正为人民群众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3.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积极开辟文艺的新天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艺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所在。历史表明,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少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常常是最好的继承。要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中汲取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中吸收营养、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土壤、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不懈奋斗中激起灵感、发掘素材、提炼主题。要大力提倡锐意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紧跟时期步伐,勇于突破陈规,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创新中竞相展现,艺术灵感在创新中竞相迸发。要积极提倡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鼓励不同艺术情势、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流派的文艺作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互鉴戒、共同发展。
4.坚持人品与艺品相统一,努力做到德艺双馨。德艺双馨是社会主义文艺更好地担当起教育鼓舞人民历史的内在要求,是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一个优秀的文艺家必须具有出众的艺术才华和艺术素养,这是艺术创造的基础。同时,一个优秀的文艺家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秉承良好的职业精神,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成为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就必须加强学习、重视修养、提高境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满怀对祖国的忠实,与时期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就必须不断提高本身的品格、情操和修养。要经常不忘社会和时期给予自己的培养与机遇,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荣誉与关爱,努力以良好的社会形象和杰出的艺术创作,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酷爱。
充分发挥文艺界人民团体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是党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在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推动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中担当侧重大。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文艺方向,发挥本身优势,实行好联系调和服务职能,起好桥梁纽带作用。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的全部同志都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坚持重新的实际动身,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更好地实行联系调和服务的基本职能,努力首创文联工作新局面,为推动文艺事业全面繁华发展、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气力。
1.不断增强政治意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点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点地位,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苏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自觉地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紧密结合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实际,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关于文艺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加强理论学习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紧紧围绕进一步繁华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增进和谐文化建设,解疑释惑、析事明理、统一思想,推动中国文联各项工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开辟创新。
2.不断增强大局意识,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宣扬思想工作的重要原则,也是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重要遵守。要重视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相互联系中掌控文艺的发展方向,用好文艺事业的发展机遇,坚持谋大局、抓大事,从党和政府的重大部署中找准工作的结合点,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中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从文艺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中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把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作为工作的落脚点,把扩大对外民间文化交流、展现中国的良好形象作为工作的增长点,力争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发挥积极作用。
3.不断增强发展意识,努力开辟文联事业的新局面。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开辟文联事业的第一要务。要牢固建立与时期要求相适应、与实践发展相符合、与人民呼声相一致的发展意识,正确掌控新形势下文联事业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在推动工作上有新思路、在破解困难上有新举措、在繁华发展上有新成效。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适应文艺观念、文艺创作方式、文艺队伍构成的深入变化,适应文艺生产、服务、传播、消费情势日趋多样化,进一步创新文联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不断加强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要切实实行文联的维权职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综合应用各种有效手段,切实保护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要加强与各领域各方面的文艺工作者的联系,不断拓展工作的覆盖面,使文联事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4.不断增强品牌意识,努力打造文艺精品工程。实行精品战略,打造文艺精品,是扩大文联本身影响的有效途径。要从实际动身,善于兼顾计划,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抓好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工程,使之成为时期的文化标识和永续利用的文化资源。要在继续抓好“万里采风”、“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新春大联欢”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等知名品牌的同时,根据情势和任务的需要,着力打造“送欢乐、下基层”、“艺坛大家音像工程”和“中国艺术周”、“中国职工艺术节”等新亮点,不断扩大文联的影响。要充分发挥文艺门类齐全、文艺资源丰富和文艺人材荟萃的优势,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上下联动,在密切合作中求得共同发展,在构成协力中实现整体推动。
5.牢固建立人材意识,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广大文艺家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骨干气力,努力提高为广大文艺家服务的能力是文联实行职能的必定要求。要真正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优秀文艺人材的脱颖而出提供条件,积极配合党委和政府,努力培养一批在国际艺术领域有影响的文艺大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气力,用事业凝聚人材,用实践造就人材,用机制鼓励人材,把人材团结在党的周围,会聚到党的文艺事业中。要同文艺工作者广交朋友,特别是同那些艺术成就高、社会影响大的文艺家加强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理解人,关心人,想文艺家所想,急文艺家所急,办文艺家所需,反应文艺家诉求,成为他们的贴心人,引导他们积极认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继续做好文艺家从艺记念、“德艺双馨”评选表彰,深入实行彩霞晚霞工程和文艺界优秀人才培训工程,努力把文联建成“文艺家的温馨和谐之家”。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