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急性淋巴结炎治疗专科医院 >> 急性淋巴结炎医院 >> 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操作指南即将实施

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操作指南即将实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操作指南》(下称“指南”),作为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将于年12月15日实施。各位医生您收藏全文了吗?E小编已经都帮您整理好了哦~

关于梅毒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占95%以上;其次是母婴传染和输血传染。感染梅毒的早期传染性最强,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

获得性显性梅毒根据病程可以分为三期:

一期梅毒

标志性临床特征是硬下疳。感染后7-60天,在阴茎、龟头、冠状沟、包皮、尿道口、大小阴唇、阴蒂、宫颈、肛门、肛管等处出现硬下疳。

大多数病人硬下疳为单发、无痛无痒、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溃疡,高出皮面,疮面较清洁,有继发感染者分泌物多。触之有软骨样硬度。持续时间为4~6周,可自愈。硬下疳可以和二期梅毒并存。

↑苍白螺旋体

二期梅毒

以二期梅毒疹为特征,有全身症状,一般在硬下疳消退后相隔一段无症状期再发生。梅毒螺旋体随血液循环播散,引发多部位损害和多样病灶。侵犯皮肤、黏膜、骨骼、内脏、心血管、神经系统。梅毒进入二期时,梅毒血清学试验几乎%阳性。全身症状发生在皮疹出现前,发热、头痛、骨关节酸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3~5日好转。接着出现梅毒疹,并有反复发生的特点。

①皮肤梅毒疹,80%~95%的病人会发生。特点为疹型多样和反复发生、广泛而对称、不痛不痒、愈后多不留瘢痕、驱梅治疗迅速消退。主要疹型有斑疹样、丘疹样、脓疱性梅毒疹及扁平湿疣、掌跖梅毒疹等。

②复发性梅毒疹,初期的梅毒疹自行消退后,约20%的二期梅毒病人于一年内复发,以环状丘疹最为多见。

③黏膜损害,约50%的病人出现黏膜损害。发生在唇、口腔、扁桃体及咽喉,为黏膜斑或黏膜炎,有渗出物,或发生灰白膜,黏膜红肿。

④梅毒性脱发,约占病人的10%。多为稀疏性脱发,边界不清。

⑤骨关节损害,骨膜炎、骨炎、骨髓炎及关节炎等。

⑥二期眼梅毒,梅毒性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网膜炎等,常为双侧发作。

⑦二期神经梅毒,多无明显症状,脑脊液异常,脑脊液RPR阳性。可有脑膜炎或脑膜血管症状。

⑧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三期梅毒

1/3的未经治疗的显性梅毒螺旋体感染者会发生三期梅毒。其中,15%为良性晚期梅毒,15%~20%为严重的晚期梅毒。

①皮肤黏膜损害,结节性梅毒疹好发于头皮、肩胛、背部及四肢的伸侧。树胶样肿常发生在小腿部,为深溃疡形成,萎缩样瘢痕;发生在上额部时,组织坏死,穿孔;发生于鼻中膈者则骨质破坏,形成马鞍鼻;舌部者为穿凿性溃疡;阴道损害为出现溃疡,可形成膀胱阴道漏或直肠阴道漏等。

②近关节结节,是梅毒性纤维瘤缓慢生长的皮下纤维结节,对称性、大小不等、质硬、不活动、不破溃、表皮正常、无炎症、无痛、可自消。

③心血管梅毒,主要侵犯主动脉弓部位,可发生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引起梅毒性心脏病。

④神经梅毒,发生率约10%,可在感染早期或数年、十数年后发生。可无症状,也可发生梅毒性脑膜炎、脑血管梅毒、脑膜树胶样肿、麻痹性痴呆。

总之,梅毒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引起组织和器官破坏,功能丧失,严重者可致死,是一种对社会影响极大的传染病。对梅毒的筛查、预防教育,是我国基层医疗保健工作的一个重点。

指南发布的意义

近十年来,梅毒在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增长迅速,已成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性病。由于其病程进展、临床表现非常复杂,所以非特异性抗体作为其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广泛应用于梅毒筛查、病程分期和疗效监测。但一直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不同实验室间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可比性差,干扰了梅毒诊断、治疗和监测。对梅毒患者而言,这有可能会让他们错过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的。

本指南制定时,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着重对影响检测误差的因素予以控制,对实验操作步骤中的样品、试剂和反应时间等参数予以量化,强化了质量控制要求、办法、步骤和评价,细致地描述了临床意义和方法的局限性。标准兼顾我国不同地区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普适性。

梅毒是国境卫生检疫重点监测传染病,各口岸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出入境健康体检人群均开展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并在《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相应栏目对血清学结果进行科学标注。因此,指南对基层医学检验人员的工作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可有效解决各口岸检测方法不相同、判定标准不一致、结果表述不一样的现况。同时,指南的发布也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工作、疾控医师的管控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操作指南》

主任医生审稿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hc.com/wazz/12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