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巨头玛氏旗下的巧克力品牌德芙,
进入中国市场二十余年,
长期占据着国内巧克力的“头把交椅”。
然而近日一份检测报告显示:
德芙一款巧克力产品被检出,
矿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
可能会给肝脏、脾脏及淋巴结等器官造成损害。
中国网财经记者日前从第三方检测机构优恪网获悉,德芙丝滑牛奶巧克力在德国实验室中被检出矿物油成分——矿物油饱和烃(MOSH)或聚烯烃低聚饱和烃(POSH)。检测结果显示,矿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C17~C35的MOSH/POSH含量大于4毫克/千克)。
对于产品成分是否含有健康风险,记者致电玛氏中国消费者服务中心,并应对方要求留下问题和联系方式,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另一款产品也曾被检出矿物油
检测报告指出,德芙丝滑牛奶巧克力中的矿物油成分,可能来自生产及包装过程中机械设备使用的润滑油、包装纸上含有矿物油成分的印刷油墨等。
欧盟食品安全局年的评估报告显示,中低黏度的MOSH类物质(碳原子数为C16~C35)能在动物体内积聚,并在肝脏、脾脏及淋巴结等器官中产生微肉芽肿。
目前,欧盟尚未对此类成分提出限值。但是,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建议,从包装迁移到食品中碳链长度介于C17~C0之间的MOSH迁移量应该控制在4毫克/千克以内。年,德国联邦食品及农业部在一份德国日用品法的修订草案中也建议,碳链长度介于C0~C35之间的MOSH迁移量不应超过毫克/千克。
而此前德芙另一款原粒榛仁、巴旦木及葡萄干巧克力就曾被检出偏高的矿物油成分——MOSH和MOAH(矿物油芳香烃)。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认为,矿物油芳香烃(MOAH)对身体的危害还不能完全确定,但其中可能含有可致癌的多环芳烃。
专家:不建议儿童食用含矿物油食品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中指出,矿物油可用于发酵工艺、糖果等的加工工艺中,但没有规定具体的限量要求。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教授汪学德
矿物油不能被人体吸收、消化,但其携带的多环芳烃类等有害物质可能会进入到血液系统,诱发细胞突变。因此建议儿童尽量不要食用含矿物油成分的食品。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油脂》也曾刊文称,矿物油会对人体内的消化系统造成破坏,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引发突发性食物中毒,甚至导致昏迷等,且可能会在人体的肝脏、肾脏、脂肪等组织中蓄积。
小贴士
巧克力是一种高热量食品,但其中蛋白质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高,营养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在饭前过量吃巧克力会产生饱腹感,因而影响食欲,但饭后很快又感到肚子饿,这使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进餐习惯被打乱,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此外,巧克力含脂肪多,不含能刺激胃肠正常蠕动的纤维素,因而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再者,巧克力中含有使神经系统兴奋的物质,会使儿童不易入睡和哭闹不安。
多吃巧克力还会发生蛀牙,并使肠道气体增多而导致腹痛。因此,3岁以下儿小不宜吃巧克力,稍大一点的孩子吃巧克力要适量。
来源:中国网财经、法制晚报
编辑/制作:医馆君
往期精彩推荐
各位女神,这里有一份节日健康大礼要送给你!提醒
1、点击底部标签“会员中心”进入空中诊室
、空中诊室为“会员福利”,如何加入会员,回复VIP查看
赞赏
长按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