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导读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年会暨第十六届中国呼吸医师论坛(CACP)期间,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胡成平教授分享了一则精彩的病例,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性,以下是主要内容。
胡教授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亚洲人群罹患肺癌,呼吸科医生需要了解肺癌,但也需要知道肺癌的治疗。肺癌的诊断对于呼吸科医生来说,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对整体的全程治疗可能不是特别熟悉,所以胡教授从这一方面进行了分享。
患者的基本病情
胸部CT检查(图1):右上叶前段可见一3.6cm×3.0cm大小的软组织肿块影,有分叶,边缘见细短的棘状突起,CT值32H。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密度部均匀CT值57H。
图1
支气管镜检查(图2):气管、隆突正常。右上叶开口可见菜花样新生物,周围支气管粘膜增厚,凹凸不平。右中叶、右下叶及左侧缩减支气管粘膜光滑,管腔通常。
图2
右上叶病变组织病理结果:低分化鳞癌。
总结病例特点
▲老年男性,吸烟指数大于年支
▲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质地软,杵状指
▲CT:右上叶前段软组织肿块影,有分叶,强化
▲支气管镜:右上叶开口菜花样新生物
▲组织病理结果:低分化鳞癌
问题1:下一步策略?
A.手术治疗
B.分期诊断及淋巴结活检
C.化疗
D.SPECT
E.化疗+放疗
我们的方法:右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分期诊断:T2aN0M0,Ib期。心功能、肺功能正常。体能状态评分,PS=0。所以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右上叶切除+系统淋巴结清扫。
手术后病理结果报告
(右上肺)送检一叶肺12cm×10cm×4cm,其内肿块大小约3.5cm×2.6cm×2.9cm,高分化鳞癌,支气管残端未见癌侵犯。做系统淋巴结清扫,按照指南,要切6组淋巴结,其中一定要包括第7组,即隆突下淋巴结,所以做了第2、4、7、9、10、11组淋巴结,显示无转移(0/1,0/2,0/1,0/3,0/2,0/2[分母代表切下的淋巴结数,分子代表淋巴结阳性转移数])。组织EGFR野生型,ALK阴性。术后分期T2aN0M0,Ib期。
随访8年。术后第9年,因感冒后咳嗽,咳痰,有时痰中带血10余天再次就诊。复查胸部CT发现左下肺3cm×4cm肿块,并双肺多发结节。肿块经皮穿刺活检,病理报告高分化肺腺癌。诊断:左下肺腺癌(IV期)。
问题2:下一步策略?
A.培美曲塞+顺铂+贝伐单抗
B.驱动基因检测
C.中医中药治疗
D.最佳支持治疗
E.服用TKI
我们的做法:进行驱动基因检测,左下肺腺癌组织EGFR、ALK、ROS1基因检测。EGFR外显子缺失突变,吉非替尼mg每日一次治疗,1周后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痰血小时。2月后复查CT示双肺病变明显吸收缩小,继续服用吉非替尼,定期随访。
患者服用吉非替尼24个月时出现头痛,复查胸部CT显示原发病变稍增大。头部MRI发现颅内有2cm×2.5cm大小的病变,考虑颅内转移。
问题3:下一步策略?
A.停用吉非替尼,改服厄罗替尼
B.继续吉非替尼治疗,加头部放疗
C.改用奥希替尼
D.化疗
E.外周血TM检测
我们的做法:进行外周血TM检测,显示TM突变。服用奥希替尼80mgQD,之劳后1月复查肺部病变明显吸收,缩小。继续奥希替尼治疗,定期随访。至今,病人仍健在。
讨论
1.对于第一个问题,分期诊断一定要精准。
既然已经是鳞癌了,为什么还要做淋巴结活检?这个淋巴结活检对该患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患者是锁骨上淋巴结,如果患者锁骨上淋巴结阳性,那么他就是Ⅳ期,无法手术治疗。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认为,做了原发病灶的活检后,患者的肿瘤分期就一定是准确的。
准确的分期诊断是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图3)
图3
2.9年后肺部出现病变,考虑是原发病复发,还是多原癌?
目前我们通常是从病理诊断和基因检测两方面进行判断,患者首次诊断为中央型——鳞癌——驱动基因阴性,9年后诊断周围型——腺癌——驱动基因阳性,所以,根据目前的诊断技术判断患者为多原癌。
所以,对我们而言,目前不能仅仅满足于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后,我们要很快的进行临床分期,更重要的是做驱动基因的分子诊断。
为什么要强调做驱动基因检测?
因为TKI给患者生存带来质的飞跃(图4)。胡教授指出,服用靶向药物后,疾病某一天都会进展,胡教授随访的病人中,最长的生存期是11年。这强调了做检测的重要性,如上述第3个问题,如果原发病灶可以获得,就检测原发病灶,如果无法获得原发病灶,可以检测外周血,如果外周血检测结果是阳性,则结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如果外周血结果是阴性,那么该患者的真实结果不一定也是阴性的,因为组织学活检才是金标准,而外周血检测结果并不十分灵敏,灵敏度只有50%左右。这例患者的外周血TM检测是阳性,还是比较幸运的。
图4
TKI耐药后一般有两种治疗模式选择,一种是根据临床耐药模式决定后续治疗,另一种是根据耐药分子机制选择后续治疗,而第二种是我们提倡的精准治疗模式。
临床不同耐药模式的处理策略(图5)
图5
EGFR-TKI的耐药机制(图6)
图6
总结
▲肺癌的诊断应包括:病理诊断——临床分期——分子诊断
▲驱动基因阳性患者,TKI单药治疗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
▲缓慢进展患者推荐根据耐药机制选择新一代TKI
投稿邮箱:tougao
medlive.cn,期待您的来稿!医脉通小编
赞赏
长按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