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急性淋巴结炎治疗专科医院 >> 急性淋巴结炎预防 >> 马溃疡性淋巴管炎的治疗

马溃疡性淋巴管炎的治疗

 

马溃疡性淋巴管炎的治疗溃疡性淋巴管炎是马属动物的一种由伪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在两后肢跄关节近皮下淋巴管发生进行性炎症,并发生结节和溃疡,而局部淋巴结不受侵害。

本病病原属棒状杆菌属的伪结核棒状杆菌。棒状杆菌属为一类多形态杆菌,由球状至杆状。菌体正直或稍弯曲,经常呈一端较粗大的棍棒状,也有呈长丝状或分支状的,革兰氏染色阳性。用美蓝染色时,着色不均。无鞭毛,无英膜,也不形成芽胞。在加有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有的产生有强大毒力的外毒素。

棒状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多数为非病原菌,只有少数有病原性,能引起人、畜患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对动物有病原性的有伪结核棒状杆菌、多毛棒状杆菌、膀恍炎棒状杆菌。

流行特点多见于马属动物,呈散发性。病原体常存在于土壤、排泄物或垫草中。主要通过皮肤创伤,尤其是后肢系部伤口而感染。病原体自伤口侵人真皮和皮下淋巴间隙中,在此缓慢地繁殖,并沿淋巴管逐渐蔓延。

临床症状病初常在后肢(一侧或两侧)呈现弥漫性肿胀、疼痛和跋行。不久在附关节周围发生界限明显、细小、棕黑色、有痛感的小结节,破溃后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的溃疡,边缘不整似虫蚀状,但疡底不凸出于溃疡面,呈灰白色或灰黄色,初排出奶油状浓厚的分泌物,后则变成稀薄的脓性物质,有时混有少量血液。如给予适当治疗,则肉芽组织增生而形成结节状疤痕。不久,在附近或其他部位又可发生新的小结节和溃疡。淋巴管肿胀似手指状,疼痛而软。沿肿胀的淋巴管可不断产生新的结节、脓肿和溃疡。病程常可延长至数月。当细菌转移至内脏器官,特别是肾和肺脏发生转移性化脓灶时,常使病程恶化,甚至引起死亡。

由本菌所引起的1岁以上的幼驹的慢性皮下脓肿,从夏末开始发生,秋季冬初达流行高峰,可能由蝇类叮咬所致。其症状是在胸部、腹部和腹股沟部等处的皮下发生大片的脓肿,切开治疗后又可复发。病程数月,当脓肿转移至内脏淋巴结时,则可导致死亡。

鉴别诊断本病具有特征的临床症状,容易确诊。但其皮肤病变与皮肤鼻疽及流行性淋巴管炎相似,应注意区别。

(1)与皮肤鼻疽的鉴别:皮肤鼻疽的淋巴管呈现串珠状索肿和淋巴结的硬结、脓肿,溃疡呈喷火口状,疡底湿润呈猪油样,并有粘稠的脓汁。

(2)与流行性淋巴管炎的区别:溃疡性淋巴管炎的溃疡容易愈合,分泌物为脓性,不粘稠,当用鼻疽菌素点眼时,不出现反应。

轻症病例,应用手术疗法,常可收到良好的疗效。结节和溃疡在清洗消毒后,可涂擦碘配或其他消毒药,若配合应用青霉素等全身疗法,可提高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病畜的安静与休息。平时要做好马场、厩舍的清洁卫生和皮肤卫生工作,防止外伤。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hc.com/ways/12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