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淋巴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颈部淋巴结而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化脓或破溃。全身淋巴结均可发生结核,但最常见于颈部,占淋巴系统结核的80%-90%。中医称之为瘰疬,民间称之为“老鼠疮”意为局部淋巴结肿大如鼠,可迅速发生破溃流脓形如鼠洞。病人大部分为儿童和青年人。淋巴结棱的感染来源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结核杆菌由已感染的肺尖、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病灶上行蔓延到颈下部淋巴结群,一是肺部病变由血行播散至颈部,再一个是原发感染所致。
颈淋巴结核大致分四种类型。
①结节型:起病缓慢,肿大的淋巴结均能分离,质硬,可移动,无疼痛或压痛。
②炎症型:淋巴结周围渐渐出现炎症反应,使淋巴结互相粘连,当与皮肤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时,则有压痛,活动度较差或固定,界限不清称炎症型。
③脓肿型:炎症型晚期可发生淋巴结中心干酪样坏死,坏死物液化形成冷脓肿,局部组织肿胀,有波动感,但无皮肤红肿热痛等一般脓肿的表现,称脓肿型。混合其他细菌感染时则可伴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征象。
④溃疡型:脓肿型继之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不易愈合的瘘管或溃疡,排出混有干酪样碎屑的稀薄脓液,肉芽组织呈灰白色,有潜行性创腔,四周皮肤暗紫,称溃疡型。如脓液转为稠厚,肉芽转成鲜红色,表示即将愈合。
颈淋巴结核的治疗以全身用药为主,也可加局部用药,中医治疗也有比较好的效果,必要时还可行手术清创或局部淋巴结切除治疗。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同其他器官的结核病一样。已有冷脓肿者,可在无菌操作下行潜行性穿刺,抽出干酪性物质后,注入2.5%异烟肼(INH)或10%链霉素(SM)1-2毫升(每周2次),已有混合性感染者,应切开引流。已形成溃疡窦道者,可刮除病变组织后用中药“五五丹”换药。也可加服中药消瘰丸、消瘰片治疗。颈淋巴结核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因此要保证足够的化疗疗程,对外科手术后的病人,也要保证完成化疗疗程,以利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另外病人要注意加强营养和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加抗病能力。
赞赏
长按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