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儿科常见病,其发病率约为0.2%~0.5%,发病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由于多数发生于难产、臀位产和剖宫产病儿,最早认为其病因是产伤引起血肿纤维化;或肌肉损伤后肿胀,静脉回流受阻而发生缺血性挛缩,但一直未能得到证明。目前认为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胸锁乳突肌间质增生及纤维化,导致胸锁乳突肌挛缩。
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婴儿出生后头部偏向患侧,在患侧的胸锁乳突肌上发现较硬的瘤样椭圆形包块,如未及时治疗可出现头向患侧倾斜,面斜向健侧,颈前倾表现(歪脖子);患侧面部相对萎缩,面部发育和两侧眼裂不对称;偶有大龄患者出现继发性颈胸椎侧弯、椎体楔形变,斜视等。若早期不及时治疗可对小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合并其他组织异常就更难以恢复。
目前,该病主要通过彩超进行诊断,市妇幼保健院专门开展了这项检查技术,主要应用超声高频率多切面扫查,实时清晰显示胸锁乳突肌长度准备计算出挛缩长度,为临床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超声检查能够鉴别其他包块,如颈部囊性淋巴管瘤、颈部淋巴肿大等,具有无创伤、无痛苦、廉价、易被病儿及家长接受等特点。固本病应早发现,早治疗,不要延误病情,造成终身遗憾。
赞赏
长按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