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急性淋巴结炎治疗专科医院 >> 急性淋巴结炎常识 >> 口腔专业课模拟三答案

口腔专业课模拟三答案

 

白癜风费用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108/6776699.html
医院订阅哦!

梦在此绽放

口腔模拟三综合一答案口腔组织病理学

一、选择题

(1)单项选择题1-5CECDA6.B多项选择题7.CE8.ABCDE

二、名词解释

1、过度正角化:也称角化亢进,是指皮肤或粘膜的角化层过度增厚,临床上为乳白色或灰白色。在组织学上可分为过度正角化和过度不全角化两种。过度正角化是角化层增厚,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核消失,形成均匀性嗜伊红染色的角化物,伴有颗粒层增厚且透明角质颗粒异常明显;过度不全角化为增厚的角化层中细胞核分解消失,粒层增厚不明显。

2、龋病(dentalcaries):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产生色(白垩色→黄棕褐色)、形(缺损成洞)、质(疏松变软)三方面改变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一种疾病,是牙体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缺乏自身修复能力。

3、囊肿:是一种非脓肿性病理性囊腔,内含囊液或半流体物质,通常由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包绕,绝大多数囊肿的囊壁上有上皮衬里,少数无上皮衬里者又称为假性囊肿,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口腔颌面部囊肿一般可分为颌骨囊肿和软组织囊肿两大类。

4、棘层松解(acantholysis):是由于上皮棘层细胞间张力原纤维及黏合物质发生变性、断裂、破坏,细胞间桥溶解,而使棘细胞间联系力松弛、断裂、严重时失去联系,解离,则在棘层形成裂隙或疱。此种病变常见于天疱疮等。

5、上皮剩余:即马拉瑟上皮剩余,在牙周膜中,邻近牙骨质的纤维间隙中可见到小的上皮条索或上皮团,与牙根表面平行排列上皮根鞘剩余的上皮细胞进一步离开牙根表面,并保留在发育的牙周膜中,称为上皮剩余,也叫马拉瑟上皮剩余。平时上皮剩余呈静止状态,在受到炎症刺激时,上皮增殖成为颌骨囊肿和牙源性肿瘤的来源。

三、简答题

1、简述根尖肉芽肿转变成根尖周囊肿的方式.

①增生的上皮团中心部分由于营养障碍,液化变性,渗透压增高吸引周围组织液,进而发展成囊肿;②圆增生的上皮被覆脓腔,当炎症缓解后转变成囊肿;③圆增生的上皮包裹的炎性肉芽组织也可以发生退变、坏死形成囊肿。

2、简述黏液囊肿的类型和病变。

答:是黏液外渗性囊肿和黏液潴留囊肿的统称,是一类由于小唾液贶导管破裂或阻塞所致的黏液外渗或潴留而发生的软组织囊肿。浅在者其病变表面呈淡蓝色,透明易破裂;深在者表面黏膜与周围口腔黏膜颜色一致。

①外渗性黏液囊肿:通常是机械性外伤致唾液腺导管破裂,黏液外溢进入结缔组织内,黏液池被炎性肉芽组织和结缔组织包绕或局限,没有衬里上皮邻近的唾液腺组织呈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②潴留性黏液囊肿:被认为是唾液腺导管阻塞,涎液潴留致导管扩张而形成囊性病损。发生于口腔的潴留性黏液囊肿相对少见,多见于50岁以后的患者,以口底、腭、颊和上颌窦部常见。囊腔内含有浓稠液物质,衬以假复层、双层柱状或立方状上皮细胞。部分潴留性黏液囊肿衬里中可见嗜酸性上皮细胞。

3、简述牙源性腺样瘤的组织结构有那几种?

(一)肉眼观:①肿瘤较小;②包膜完整。③切面呈囊性或实性。实性部分呈灰白色;囊性部分大小不等,腔内含淡黄色胶冻状物质或血性液体,腔内可含牙。

(二)镜下观:肿瘤上皮可形成不同结构。

①是结节状实性细胞巢,由梭形或立方状上皮细胞组成,形成玫瑰花样结构。上皮细胞之间以及玫瑰花样结构的中心部可见嗜酸性物质沉积。

②是腺管样结构,立方状或柱状细胞形成环状的腺管样结构,胞核远离腔面。管状腔隙内可含有嗜酸性物质和细胞碎屑。

③是梁状或筛状结构,见于肿瘤的周边部或实性细胞巢之间。细胞呈圆形或梭形,核着色深。

④由多边形、嗜酸性鳞状细胞组成的小结节。小结节内鳞状细胞核呈轻度多形性,细胞间见有细胞间桥和钙化团块以及淀粉样物质沉着。这些结构与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相似,因此称为“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样区”。

四:论述题

1.简述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易复发的因素。

①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囊壁薄、易破碎、手术难以完整摘除,而残留囊壁的上皮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因而易引起复发。

②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囊壁内可含有微小子囊或卫星囊,若手术残留,可继续长大形成囊肿;

③该肿瘤的生长具有局部侵袭性,在颌骨内可沿抗性较小的骨小梁之间呈指状外突性生长,若手术不彻底则易复发;

④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可能来源于口腔黏膜上皮的基底细胞增殖,手术时如未将与囊肿粘连的口腔黏膜一并切除,具有高度增殖能力的基底细胞可引起复发;

⑤将以正角化为主的颌骨囊肿(图18-16)与典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不全角化)进行比较,正角化囊肿术后复发率极低。

⑥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组织来源,可能来自牙板上皮剩余或Serres上皮岛,还有人认为可能来自口腔黏膜,若手术摘除不完整则易复发。

2.口腔黏膜白斑与扁平苔藓在病理改变上有何区别?

口腔解剖生理学

五、单项选择题1-5DBACC6-10EAEEC

六、多项选择题1.AE2.ACD3.ABD4.ACDE5.AB6.AC7.BE8.BC9.AC10.ABCDE

七、简答题

1.简述乳牙与恒牙的区别

除下颌第一乳磨牙的形态特殊外,其余乳牙的解剖形态与相应恒牙相似。

(1)乳牙呈乳白色,体积较同名恒牙小,牙冠短而宽。(2)乳牙颈部缩窄,颈嵴突出,牙根明显缩小,冠根分明。(3)宽冠窄根是乳前牙的特点,但上颌乳中切牙为宽冠宽根。(4)上颌乳尖牙的近中牙尖嵴长于远中牙尖嵴,是乳尖牙和恒尖牙中牙尖唯一偏远中者。5)乳磨牙体积依次递增,下颌第二乳磨牙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和远中尖等大。乳磨牙(牙合)方聚合度大,(牙合)面缩窄,尖、嵴、窝、沟不清晰。(6)除上颌乳中切牙牙根扁宽外,其余乳前牙牙根细长,根尖均偏唇侧。乳磨牙根干特短,根分叉度特大,上颌乳磨牙为三根,即近、远中颊根和舌根,下颌乳磨牙为二根,即近中根和远中根。

2.简述口腔颌面部的范围

面部又称颜面部,系指上起发际,下达下颌骨下缘,两侧至下颌支后缘之间的部位,通常以经过眉间点及鼻下点的两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上1/3、中1/3和下1/3三等分,颌面部系由颜面部中1/3和下1/3两部组成。

3.简述颌面部静脉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大多数面静脉有瓣膜,形态皆呈袋状,袋口成向心性开放,静脉有瓣但又不能完全阻止血液反流。面静脉部分行走于肌肉中,肌收缩时血液可反流,有的静脉内瓣膜少而薄弱,难以阻挡血液逆流,当面部发生化脓性感染时,尤其是面部和鼻根部炎症,容易在面静脉内形成血栓,若处理不当或挤压感染部位,其感染源或细菌栓子可以经内眦静脉、眼上静脉而逆流至颅内的海绵窦,或经面深静脉而至翼丛再达海绵窦,从而导致颅内严重的海绵窦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故临床上将鼻根部和两侧口角连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面部危险三角区。

4.简述响咀嚼效率的影响因素。

(1)缺牙的位置:前牙缺失对咀嚼效率的影响小于后牙缺失。(2)牙的功能性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咀嚼效率越高。(3)牙周组织:牙周组织受损,咀嚼效率降低。(4)颞下颌关节疾患(5)口腔内软组织缺损、炎症和外伤后遗症。(6)全身的健康状况(7)其他原因: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和不良咀嚼习惯。

八:问答题

简述三个基本颌位的位置关系

牙尖交错位(ICP):是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即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位置关系,又称牙位或者最大牙尖交错位。

后退接触位(RCP):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还可以再向后下移动少许(1mm左右),后牙牙尖斜面保持部分接触而前牙不接触,同时髁突也受颞下颌韧带水平纤维的限制,不能再向后退,此时,下颌可作单纯的铰链开口运动,具有可重复性。下颌的这个位置被称为后退接触位,是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

下颌姿势位(MPP):当人直立或端坐,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时,提颌肌群轻微收缩以对抗下颌骨所承受的重力,上下颌牙之间有一前大后小的楔形间隙,大约2-4mm,称为息止颌间隙,此时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下颌姿势位。

(1)牙尖交错位与后退接触位

牙尖交错位和后退接触位之间主要表现为前后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空间位置变化。从牙尖交错位向后下退约约1mm左右可到达后退接触位。从后退接触位向牙尖交错位的移动范围内,双侧后牙均匀对称接触,无偏斜,称长正中。

(2)下颌姿势位与牙尖交错位

下颌姿势位与牙尖交错位之间主要表现为垂直方向的关系。从下颌姿势位开始,下颌向上运动1—3mm,并略向前移动,即可到达牙尖交错位。当开口再闭口时,下颌随升颌肌群作用的方向而运动,其运动轨迹被称为肌力闭合道,肌力闭合道的终点为肌接触位(MCP)。

口腔模拟三综合二答案

口腔内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1-5EBDCB6-10CBDBA11-15BDCAB16-20EDACE

二、名词解释

1.龋病(dentalcaries):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产生色(白垩色→黄棕褐色)、形(缺损成洞)、质(疏松变软)三方面改变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一种疾病,是牙体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缺乏自身修复能力。

2.釉质发育不全(enamelhypoplasia):指在牙发育期间,由于全身疾患、营养障碍或严重的乳牙根尖周感染导致釉质结构异常。根据致病的性质不同,有釉质发育不全和釉质矿化不全两种类型:前者系釉质基质形成障碍所致,临床上常有实质性缺损;后者则为基质形成正常而矿化不良所致,临床上一般无实质缺损。发育不良和矿化不良可单独发病,也可同时存在。

3.牙合创伤:就是因早接触、牙合干扰等使牙承受的牙合力过大或产生侧向力,而使牙周组织损伤,因为过大的牙合力会超出牙周组织的适应能力,而侧向力可使牙周组织承受不均匀的压力或张力,两者均可使牙周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并成为牙周炎的促进因素。

4.斑:斑与斑片都是指皮肤黏膜上的颜色改变,如果直径小于2cm的局限的颜色异常,称之为斑;若斑密集融合成直径大于2cm的损害,称之为斑片。斑与斑片一般不高出粘膜表面,不变厚,亦无硬结改变,其颜色较周围正常黏膜为深,可呈红色、红棕色或黑褐色。

5.溃疡:溃疡是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浅层溃疡只破坏上皮层,愈合后无瘢痕,如轻型阿弗他溃疡。深层溃疡则病变波及粘膜下层,愈合后遗留瘢痕,如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

二、简答题

1.简述急性牙髓炎的特点

急性牙髓炎(包括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的主要症状是剧烈疼痛。

(1)自发性阵发性痛:在未受到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剧烈的自发性尖锐疼痛,疼痛可分作持续过程和缓解过程,即所谓的阵发性发作或阵发性加重。

(2)夜间痛:疼痛往往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疼痛较白天剧烈。

(3)温度刺激加剧疼痛:冷、热刺激可激发患牙的剧烈疼痛。若患牙正处于疼痛发作期内,温度刺激可使疼痛加剧。如果牙髓已有化脓或部分坏死,患牙可表现为“热痛冷缓解”。

(4)疼痛不能自行定位:患者大多不能明确指出患牙所在,且疼痛呈放散性或牵涉性。

2.简述根管治疗术的步骤及操作原则

步骤:(1)根管预备:采用专用的器械和方法对根管进行清理、成形。

(2)根管消毒:有效的药物对根管进行消毒灭菌。

(3)根管充填:严密填塞根管并行冠方修复。

操作原则:(1)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完善的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是有效控制感染的保障。

(2)严密充填根管并修复缺损,防止微渗漏发生:消除根管系统的渗漏途径,防

止细菌再度进入已完成预备的清洁根管。

(3)坚持保存原则:根尖预备应当保守,以减少根尖偏移等不良反应形态的产生,

保存更多的牙体组织。

3.窝洞的分类

(1)Black分类法:以缺损发生的部位为基础,将窝洞分为5类。

Ⅰ类洞: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牙合面洞、上前牙腭面洞、下磨牙颊面2/3的颊面洞和颊牙合面洞、上磨牙腭面牙合2/3的腭面洞和腭牙合面洞。

Ⅱ类洞: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备的窝洞,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邻面洞、邻牙合面洞、邻颊面洞、邻舌面洞和邻牙合邻洞。

Ⅲ类洞: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包括切牙和尖牙的邻面洞、邻舌面洞和邻唇面洞。

Ⅳ类洞: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包括切牙和尖牙的邻切洞。

Ⅴ类洞:所有牙齿颊(唇)舌面颈1/3处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包括前牙和后牙颊舌面的颈1/3洞。

有学者将前牙的切嵴或后牙牙尖发生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列为Ⅵ类洞。

(2)按窝洞涉及的牙面数分类

①单面洞:仅限于1个牙面的洞。

②双面洞:包括2个牙面的洞。

③复杂洞:包括2个以上牙面的洞

4.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具有“红、黄、凹、痛”的临床特征,即溃疡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有红晕带、中央凹陷、疼痛明显。

①溃疡好发于唇、颊、舌、软腭等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黏膜,附着龈及硬腭等角化黏膜很少发病。

②初起为局灶性黏膜充血水肿,呈粟粒状红点,灼痛明显,继而形成浅表溃疡,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10mm。

③约五天左右溃疡开始愈合。

④溃疡数一般为3~5个,最多不超过十个,散在分布。

⑤溃疡复发的间隙期从半月至数月不等,有的患者会出现此起彼伏、迁延不断的情况。

⑥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与体征。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1-5BCEEC6-10ABCBD11-15AEDAD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AD3.ABDE4.ACE5.ABDE

三、名词解释

1.感染(infection):指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及侵袭,在生物因子与宿主相互作用下,导致机体产生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的疾患。可分为化脓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

2.贝尔麻痹(Bellpalsy):是临床上常见病因不明的急性单侧周卫星面神经麻痹,有部分或完全性面瘫,两侧面部均可发生,并有自限性。以往认为是特发性的,现主要认为是病毒感染使面神经发生炎症所致。

3.骨隆突:正常骨骼上的骨性隆起,组织学上与正常骨组织无区别,过大的骨隆突在义齿摘戴时可引起组织破溃疼痛,严重者义齿无法戴入使用,应及时修整,常发生在下颌隆突、腭中缝、上颌结节。

四、简答题

1.简述舌下腺囊肿的分型。

最常见于青少年,临床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1)单纯型:为典型的舌下腺囊肿表现,占舌下腺囊肿的大多数。囊肿位于下颌舌骨肌以上的舌下区,由于囊壁菲薄并紧贴口底黏膜,囊肿呈浅紫蓝色,扪之柔软有波动感。囊肿常位于口底的一侧,有时可扩展至对侧,较大的囊肿可将舌抬起,状似“重舌”。囊肿因损伤而破裂后,流出黏稠而略带黄色或蛋清样液体,囊肿暂时消失,数日后创口愈合,囊肿又长大如前。囊肿发展很大时,可引起吞咽、语言及呼吸困难。

(2)口外型:又称潜突型。囊肿主要表现为下颌下区肿物,而口底囊肿表现不明显。触诊柔软,与皮肤无粘连,不可压缩,低头时因重力关系,肿物稍有增大。穿刺可抽出蛋清样黏稠液体。

(3)哑铃型:为上述两种类型的混合,即在口内舌下区及口外下颌下区均可见囊性肿物。

2.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途径

1.牙源性:是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途径

2.腺源性:面颈部淋巴结即可继发于口腔、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炎症改变。

3.血源性:机体其他部位的化脓病灶,通过血运循环引起的口腔颌面部化脓性病变。

4.损伤性:继发于损伤后发生的感染。

5.医源性:通过局部麻醉,手术穿刺等操作未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造成的继发感染。

3、切引流的指证。

(1)局部疼痛加重,并呈搏动性跳痛;炎性肿胀明显,皮肤表面紧张、发红、光亮;触诊时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呈凹陷性水肿,或深部脓肿静穿刺有脓液抽出者。

(2)口腔颌面部急性化脓性炎症,经抗生素控制感染无效,同时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者。

(3)颌周蜂窝织炎(包括腐败坏死性),如炎症已累及多间隙,出现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者,可以早期切开减压,能迅速缓解呼吸困难及防止炎症继续扩散。

(4)结核性淋巴结炎,经局部及全身抗结核治疗无效,皮肤发红已近自溃的寒性脓肿,必要时也可行切开引流术。

五、论述题

1.干槽症的临床表现

最多见于下颌后牙。干槽症在组织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牙槽骨壁的感染或轻微的局限性骨髓炎。主要表现为牙槽窝骨壁的感染。其诊断标准为:拔牙后2-3天出现剧烈疼痛,并可向耳颞部、下颌区或头顶部放射,一般镇痛药物不能止痛;拔牙窝内可空虚,或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腐臭味强烈。分为腐败坏死型和非腐败坏死型。

拔牙后2-3天出现剧烈疼痛,并可向耳颞部、下颌区或头顶部放射,一般镇痛药物不能止痛;拔牙窝内可空虚,或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腐臭味强烈。多见于下颌后牙,分为腐败坏死型和非腐败坏死型。

通过彻底清创及隔离外界对牙槽窝的刺激,以达到迅速止痛,缓解患者痛苦,促进愈合的目的。

2.简述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口腔修复学

一、单项选择题1-5CCEDE6-10ABCBB11-15DEDCD16-20DDCAB

二、名词解释

1.牙周储备力:又称牙周潜力,是指在正常咀嚼运动中,咀嚼食物的(牙合)力大约只为牙周组织所能支持的力量的一半,而在牙周组织中尚储存了另一半的支持能力。固定桥修复正是动用了基牙的部分甚至全部牙周潜力,以承担桥体的额外负担来补偿缺失牙的功能。牙周储备力是固定桥修复的生理基础。

2.暂时冠桥:是在固定修复的牙体预备后至最终固定修复体完成前患者不能自由取戴的临时性修复体,包括暂时冠、暂时桥、暂时贴面及暂时嵌体等,以暂时冠最为常见。具有保护作用,维持与稳定作用,恢复功能作用,自洁作用,诊断信息作用。

3.部分冠:是覆盖于部分牙冠表面的固定修复体。比如前牙的部分冠不覆盖唇面,上颌后牙的部分冠暴露颊面的全部或一部分,下颌后牙的部分冠根据不同的情况,可暴露舌面或不覆盖远中面,按牙面覆盖范围分为前牙3/4冠、后牙3/4冠、7/8冠等。

4.桥体:即人工牙是固定桥恢复缺失牙形态和功能的部分,借连接体与固位体相连,要与缺失牙的外形相似,色泽美观,不刺激牙龈组织,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按龈面设计可分为接触式和悬空式。

5.PFM:即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又称金属烤瓷冠或金瓷冠。是一种由低熔烤瓷真空条件下熔附到金属基底冠上的金-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兼有金属全冠的强度和烤瓷全冠的美观,其颜色、外观逼真,色泽稳定,表面光滑,耐磨性强,不易变形,抗折力强,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属“长久性修复”。

三、简答题

1.以牙的松动方向计算:

Ⅰ度松动:仅有唇舌向或颊舌向松动。

Ⅱ度松动:唇(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松动。

Ⅲ度松动:唇(颊)舌向近远中向松动,并伴有垂直向松动

2.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和分类

组成:由支托,基托,人工牙,固位体,连接体组成,

按其作用分为修复缺损部分,连接传力部分,固位及稳定部分。

修复缺损及恢复功能部分:人工牙,基托,支托。

固位及稳定部分:各种直接固位体,间接固位体,基托,支托。

连接传力部分:连接体,连接杆,基托,支托。

分类:根据义齿所承受力的方式分为:牙支持式义齿,黏膜支持式义齿,混合支持式义齿

四、问答题

1.简述Kennedy牙列缺损分类法的内容

根据缺牙所在部位及牙缺隙数目将牙列缺损分为四类:

第一类牙弓两侧后部牙缺失,远中无天然牙存在。

第二类牙弓一侧后部牙缺失,远中无天然牙存在。

第三类牙弓的一侧牙缺失,且缺隙两端均有天然牙存在。

第四类牙弓前部牙连续缺失并跨过中线,天然牙在缺隙的远中。

第四类为单缺隙、无亚类,其余三类均按照主要缺隙外的缺牙间隙数目作为亚类。

①即除主要缺隙外,如还有一个缺隙则为第一亚类,有两个缺隙则为第二亚类,以此类推。

②若前后都有缺牙,则以最后的缺牙间隙决定分类。

③若牙弓两侧后牙都有缺牙,且一侧为远中游离端缺牙,另一侧为非游离端缺牙者,则以远中游离端缺牙间隙为基准,纳入第二类,另外缺隙数以亚类区别。

④若牙弓的最远端牙缺失但不修复,则不再分类之列。

2.简述牙体预备的原则。

(1)能用部分冠获得良好固位时尽量不选择全冠修复。

(2)各轴面的聚合度不宜过大。

(3)牙体(牙合)面组织应按牙体解剖外形均匀磨除。

(4)对严重错位的牙,必要时先进行正畸治疗。

(5)应了解不同修复体边缘形态对保存牙体组织的影响。

(6)避免修复体边缘向根端作不必要的延伸。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hc.com/wahl/129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