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小明通过社交软件与大雨相识,不久后便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他并不确定对方的HIV感染状况,很担心自己会不会因此感染HIV,为此他茶不思饭不想,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节奏……
他该怎么办呢?如何正确完成自救?
今天,我们就一起剖析下这起真实的案例,通过分析给出解决方案,以此加深对HIV阻断药的认识。
识别HIV高危行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也就是说,未感染HIV者在职业过程中或职业场所以外,如非保护性性行为、性侵害、共用针头、针刺伤以及创伤等,与HIV感染者的血液、组织、体液或HIV污染的器械及设备等接触,都有感染HIV的危险。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HIV可通过性交(阴道交、口交、肛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或男男之间传播。在此案例中,小明与其大雨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这属于感染HIV的高危行为。
评估暴露风险
如果大雨是HIV携带者,小明就要在72小时内应尽快启动PEP(即暴露后预防,服药周期为28天),此过程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如果大雨的HIV状态未知,则需要临床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假如暴露源状态为HIV阳性,且暴露很有可能造成HIV感染,则推荐进行PEP;如感染风险可以忽略,或暴露超过72小时,则不推荐进行PEP。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处于HIV感染急性期和早期(最初6个月)的暴露源,由于体内HIV病毒载量高,该阶段的HIV传播概率较稳定期HIV感染者高8~12倍。
暴露源或暴露者如同时患有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infections,STIs),也会使HIV传播风险升高。
相反,当暴露源正在接受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时,传播风险显著下降。当暴露源的HIV处于检测不到水平时,认为不存在HIV传播风险。
进行HIVPEP前,HIV相关检测千万不能少
一定不能忽视的是,暴露者小明在启动PEP前,一定要进行HIV检测。尽可能使用第四代试剂,包括抗原/抗体(Ag/Ab)检测,或者应用抗体检测。此时,小明无需等待检测结果,就应该在医生的帮助下尽快服用HIV阻断药。
如果小明初次检测结果为阳性,应继续PEP,直到再次确认阳性结果时。如果确认HIV感染,应按照抗病毒治疗指南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
同时暴露源大雨也应该进行检测,如证实暴露源大雨HIV阴性,则可以中止PEP。除了HIV检测,暴露者小明和暴露源大雨还需要进行其他疾病的相关检查,如HBV,HCV,性暴露者还需进行性传播疾病(STIs)筛查(如梅毒、淋病、衣原体等),PEP前血常规,肾功能等检测。PEP开始后,应在暴露后4周后和12周后再次进行HIV抗体/抗原检测,推荐应用第四代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暴露者小明出现HCV感染,需要将HIV检测延长至暴露后6个月再次进行检测。
与此同时,暴露者小明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PEP随访,内容包括:HIV状态检测及PEP药物相关副反应的监测,HBV,HCV,STIs等。
黄金72小时内服用,选择耐受性好,服药方便的HIV阻断药
科学研究显示,暴露后阻断的成功率在80%以上。成功率和首次服药及时性及服药依从性有关,暴露后越早服药,阻断成功率越高,暴露后2小时内服药最佳,最长不应超过72小时。服药开始后,每天规律服药比经常漏服阻断效果好。
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相关指南推荐的可用于暴露后阻断的药物均可使用,用药方案为3种药物联合使用,目前常用的处方包括:(替诺福韦TDF或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二选一)+(恩曲他滨FTC或拉米夫定3TC,二选一)+(DTG多替拉韦或RAL拉替拉韦钾片,二选一),连续服药28天。具体选择可以根据使用者个人具体情况(如接受美沙酮治疗、抗结核治疗、妊娠等),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副作用小的、适宜的用药方案。
如果在服用HIV阻断药的过程中,出现了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一定要及时联系医生,获取专业的医疗服务。
另外,要谨记,PEP的服药周期是28天,如中途有放弃的想法或念头,要学会积极寻求家人、朋友和医务工作者的帮助,按时规律服药,以期达到理想的阻断效果。(王芳、张福杰)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