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疾病都发生于无知和不以为然,乳房作为女性身体中最宝贵的部分,她的每个变化都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当乳房出现以下症状的时候,说明你的乳房正站在乳腺癌的魔爪之下。千万不要忽视,这是她在想你发出求救讯号!
乳腺癌早期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往往只能在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下面小歌来给大家普及一下乳腺癌初期症状,有同样症状的请务必提高警惕。
N1乳腺癌早期症状乳房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
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
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
乳房不对称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两边乳房的体积只要有毫升大小不对称,长乳腺癌的风险便增加50%,而且差异越大,风险越高。
N2乳腺癌三大认知误区误区一:年轻妇女不会换乳腺癌?乳腺癌什么样的年龄都有可能发生,年轻的16岁,年长的90多岁,什么样的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只是比例不一样,目前我国是40岁到50岁是发病高峰,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据新闻报道,世界上最年轻的乳腺癌患者只有8岁。
误区二:乳房大的人才会得乳腺癌?乳房大小和乳腺癌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乳腺是由二十到二十五个小叶组成的,而乳腺癌就是在这些小叶的腺上皮上长的肿瘤,乳房大是因为有脂肪和纤维集体组织。乳房大得乳腺癌的机会更多,是不科学的。
“太平公主”也有得乳腺癌的风险。
误区三:只有女人才会得乳腺癌?在人们印象中,乳房发育症是典型的“女人病”。但事实上,男人也会患乳房发育症,不仅如此,男性还会患上乳腺癌。专家介绍,男性并非和“乳腺癌”绝缘,在乳腺癌患者中,男性患者占1%~2%。虽然男性乳腺癌发病几率远远小于女性,但由于容易被忽视,往往发展到晚期才发现,从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专家提醒,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大多在60岁到70岁之间,近年来也出现了低龄化趋势,其中不乏40多岁的患者。
N3学会乳房自检第一步:看一看站在镜前,看看乳房的形状、大小、乳头位置等有无变化。皮肤颜色有无变化。举高两臂,看有无凹凸不平的情况。乳房出现硬块并非惟一的乳癌症状,其实还有其它不容忽视的检查线索。如腋下皮变厚、乳晕脱皮、乳房起褶纹、乳房发红、乳头内陷。
第二步:触摸女性可站着,五指平伸着触摸,不要捏或搓,这很重要,否则你很可能把正常乳房组织误认为硬块。其次,抬起一侧手臂,另一只手从上至下、从下至上,从内到外、从外到内平伸着触摸。最后,从乳头开始画螺旋线向外触摸。不光乳房,腋下和锁骨也不要忽视。
需要注意的是,乳房丰满的人,仰卧着比较容易检查。可在背部垫个小枕头,效果更好。检查的手法和上述基本相同。
第三步:乳头及淋巴检查站在镜子前面,保持一只手不动,举起另一只手,用一个手指和拇指轻轻地挤压乳头,检查乳头是否有溢出物,分泌物颜色如何,乳头颜色有无变化。再次举起右手臂,用手检查淋巴结区(位于右下臂的腋窝处)是否有肿胀或疼痛"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正确学习乳腺癌知识,
重视乳房给你的的每个信号,
不要等乳房亮起红灯时,
才想起来呵护乳房。
世界上最珍贵的房子,需要你的时时呵护!
中国女性生殖健康服务工程——志愿者,我们在行动,欢迎您的加入!
《中国女性生殖健康服务工程》重点推荐护理产品: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再次声明此订阅号属个人所有)
(小贴士)痛经,烦躁,腰酸,来大姨妈到底怎么破?你还在为自己患有妇科病而烦恼吗?如果你有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各种阴道炎,我愿意做你贴心的闺蜜,让你从此告别妇科病。
健康一个女人,幸福一个家庭,
和谐一个社会,温暖一个中国。
当前时间: